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效果分析

2012-05-31 07:22胡群燕
当代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造影剂过敏

胡群燕

CT扫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而CT增强扫描又是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经常要进行增强扫描,以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器官间的对比度,增加检出率。随着造影剂的广泛应用,碘过敏反应时有发生,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极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威胁生命的过敏性休克。我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间因行CT增强扫描出现碘过敏反应30例,给予精心的护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7月我院CT室作CT检查的病人共11904例,其中作CT增强扫描的病人6800例,占CT检查病人的57.1%,其中男性4050例,女性2750例;年龄13~79岁,平均年龄(56.9±10.7)岁。CT增强扫描的部位最多者为胸部,其次为腹部、头部、和盆腔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00例,观察组男2130例,女1270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56.4±11.1)岁。对照组男1920例,女1480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57.2±10.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检查部位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经静脉途径快速注射,按1.0ml/kg~1.5ml/kg计算造影剂用量。检查完成后保留静脉通道,以便在出现中、重度碘过敏反应时能及时处理抢救。

1.3 过敏反应表现 轻度反应:全身热感及发痒,结膜充血,少数皮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中度反应: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口唇、面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发抖等。重度反应:面色苍白、四肢青紫、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下降、心跳停止、知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1]。

2 结果

有3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35%,出现轻度反应20例,中度反应8例,重度反应2例。其中男11例,女性19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3.5±8.8)岁。观察组和对照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和过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过敏情况比较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增强扫描前心理护理

部分病人对增强扫描不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加之疾病折磨、焦虑使血压升高而诱发过敏;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大多数都要求禁食,加上有些患者心情紧张,尤其是植物神经失调的患者更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或低血糖等症状,对这些患者应加强护理,消除紧张情绪[2]。护理人员先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增强扫描对于明确诊断的必要性,科学客观的解释增强的目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配合检查,保证增强扫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 严格掌握碘造影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每一例需增强扫描的患者都可能发生副反应,碘造影剂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每次注射前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和过敏史,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肺心病、体质虚弱、神志不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药物的剂量和注射速度。使用造影剂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再加扑尔敏4mg口服或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可以减少或减轻碘过敏反应的发生[3]。冬天,可以适当将造影剂加热至体温,可增加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

3.3 使用造影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抽取造影时应使用尽可能细和具长斜面的针头或输液器针头刺穿造影剂瓶塞。使用粗针头会增加产生碎片的危险性,即产生穿刺部位的橡皮微粒脱落现象。其次,应避免重复在橡皮塞的同一部位穿刺,因为这样会使产生碎片的危险性大大提高[4]。患者一旦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虚脱等症状时,我们应立即停药,平卧,保暖,吸氧并给予生理盐水或l0%葡萄糖静滴,保持输液管通畅,同时通知急症室协助抢救。

3.4 轻度反应的处理

对于轻度反应的病人,首先告知病人不要紧张,给予大量饮水稀释造影剂在血液中的浓度,最好是含糖份的饮料,而对于糖尿病人则给予矿泉水,若有皮疹,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并观察病人直到症状消失。

3.5 中度反应的处理

(1)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吸氧,保暖;(2)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1~0.3mg,总量不超过1mg;(3)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4)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6 重度反应的处理[5]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经处理无好转或出现重度反应者(1)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2)使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抗过敏药物,血压低者使用可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3)积极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和对症处理;(4)同时联系已建立抢救通道进入相关科室抢救。

3.7 造影后的观察

过敏反应可发生在造影后1h,嘱其大量饮水,因造影剂约90%以上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排出。如注射局部出现外渗引起肿胀、疼痛,面积小者用75%酒精;肿胀面积大者用0.05%地塞米松纱布湿敷。一般2~3d可消肿。

据相关文献报道,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始于轻度和中度反应,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十分有效的第一预防措施,即使轻微症状也不可忽视。对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减少碘过敏的危险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便CT增强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增强效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6]。

[1]王宁兰.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防治和静脉穿刺注意点的护理体会[J].上海护理,2004,4(1):38-39.

[2]马从凤,黄伟丽.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5):507-508.

[3]高萍.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92-93.

[4]杨竹莲,罗探念,景涛.碘过敏的预防处理及其护理[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8,17(3):151-153.

[5]王娟.碘过敏试验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90-91.

[6]代倩.碘过敏试验的临床观察及造影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01):107.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造影剂过敏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过敏8问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远离季节性过敏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人为什么会过敏?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花粉过敏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