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大学

2012-05-30 05:07侯磊
新民周刊 2012年45期
关键词:民国大学学生

侯磊

曾经访问过上个世纪40年代的大学生,知道点当时的情况。他们都已经年过八旬,而再早的民国大学生生活就难以采访了。正好看到了叶文心教授这本《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来填补一下空白。四百多页的书读得酣畅淋漓,全书一半是正文,一半是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作者把很多翔实的史料都写到了注释中,因此这本书的注释也是不可不读的。

本书的英文原名叫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The Alienated Academy直译为孤独的阿卡德摩学院。阿卡德摩学院是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朋友的资助下建立的欧洲第一所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欧洲大学的雏形。通过这个名字可以感觉到民国高校的“孤独感”,即民国的教育难以离开政治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且步步加深。在课堂上教授和学生们可以精神独立,而在學校的经营上,却无法和政府、时局完全独立开来。教授和学生有自由,校董和校长的自由却没那么多。

清末先废科举,后有学堂,中国新式的大学教育,就是以反对科举而成立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它们大多以工科、商科等实用科学为主,随着教会大学的兴起,英语教育也几乎取代了中文教育。这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在大学中鲜见。在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胜利以后,中国开始呈现长衫、西装、中山装“三服鼎立”的局面,这一局面完全表现在大学中:国民党主办的国立大学、省级大学多穿中山装,学费便宜,推行“党化”教育;老式的大学多穿长衫,过着旧式文人的文化生活,“或河中垂钓,或湖中泛舟,或林中漫步,或对月高歌”;而教会学校和西化的私立大学多穿西服,学生们最有钱,过着时尚的洋场生活,学费也是最贵。书中援引北平的北大、燕大、清华,上海的圣约翰、上大、交大、复旦、光华,南京中央大学,广东中山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为例,按照学校的发展来论述,所写的一般都是校史中忽略的部分。

很少有书能如此连贯地集中精力,向民国大学的实际生活开火,在本书中,作者详细统计了各种级别、类型的大学生,在上大学时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开销,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分析政治时局的基础上。诚然,作者分析社会变迁和学生消费并不是目的,更不是为了怀念传说中的“风花雪月”,而是为了揭示当时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从“五四”运动开始,学生的精神被革命引发,他们群情激奋,热衷于学生运动,屡屡做出对学校和社会的抗议之举,甚至“1921年至1922年,长江下游地区发生了上百起校园动荡事件。……学生们往往罢课,闹学潮,挑战教员和校长的权威”,这种风气一直充满了整个20年代。

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过去了,大学扩招、学费高涨、学问无用武之地、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逐渐显现,迷茫、虚无、颓废等情绪充满了校园。富学生忙于享乐,穷学生忙于生计,朱光潜的“通过美育拯救社会和人生”风行一时。左翼的胡绳在文章中批判道,学生中充满了“虚无主义”“厌世主义”“享乐主义”和“宿命论”四种情绪,这些都要不得。其原因不是国共不再合作,而是“五四”后人们的选择多元化,年轻人看花了眼,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他们成为了“在一个广袤、冷酷的世界中挣扎求生之人”。正是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早已利用了大学这个宽松的环境,以及热衷追求精神思想的青年,开始了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这使我想起了《青春之歌》,林道静即在北大学生余永泽、卢嘉川、白丽萍的影响下,经历了逃亡、共筑爱巢、找工作失败后,最终转向革命的。而本书无异于揭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笔者的愚见,上个世纪30年代学生迷茫的背后还有个原因,是1929年到1933年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欧美国家的经济濒于崩溃,最终导致德国纳粹政府上台而发生二战。当时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造成了经济的“黄金十年”,也促使了1935年的法币改革,为以后的农村经济破产和通货膨胀埋下祸根。如果作者能把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影响这一块引进来,作品将更加充实。毕竟精神颓废的原因不是大家都没钱,而是整个时代的风气。社会风气的扭转是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的,个人乃至学校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民国时期的校园并不是伊甸园,而是风雨飘摇中的阿卡德摩学院。

猜你喜欢
民国大学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学生写的话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