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瑜
2012年2月,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杨林柯遭到了学生家长投诉,几位家长认为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恰当,还常常将社会敏感问题抛给孩子。校方将家长的意见反馈给杨林柯之后,杨林柯给该校高一五班和八班的学生派发了自己的文章《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并征求家长意见。这份万言书后来被网络与报纸转载,引发了有关教育模式的讨论……
杨老师和他的“万言书”
2012年,48岁的杨林柯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已有24个年头。如果没有突然成为“被告”,他可能就不会去写这封“万言书”,也不会一举成“名”。
杨林柯带过很多毕业班。毕业照上,99届学生表情木讷沉静,衣服式样传统保守;2009年毕业的学生则有染着金发的、有大笑的、有捂脸的,透过照片,好像还能听到他们的笑声。杨林柯教过的80后学生中,有的会深夜打电话叫他出去喝酒。他儿子杨光中高二就学会了开车,有了自己的驾照。
拿着那些留言本和毕业照,杨林柯有时会想: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在北京、上海、深圳,或者纽约、柏林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那些熟悉的名字中,有的人注定不会回来了。比如和杨光中同一届的一个男生,他读西安交大的第一个学期,从6楼跳了下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身边的死亡。”杨光中说,“他在高中时期就有社交恐惧症,还曾经买过怎么与人交往的书看。”
不久前,杨林柯一位同事的孩子也自杀了。
在杨林柯眼中,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并不算学习最疯狂的学校。他曾经去参观过河北衡水中学,那里的学生整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杨林柯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但仍对那样的班级十分恐惧。
历史老师史小军是杨光中和许多同学的心头最爱。上大学后,杨光中还偷偷溜回师大附中去听过他的课。杨光中记得,关于“西安事变”,史老师是这样讲的:“蒋介石被软禁起来了,张学良派人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蒋介石一看‘还是优质的,便抵不住诱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再一看碗上有3个大字‘老孙家(西安羊肉泡馍最著名的一家)。”
陕西人用方言说出这些,就像一枚笑弹爆炸开一样有喜剧效果。但这位老师两年前也收到了投诉,“遇到他,我第一次觉得历史课有意思,现在他讲课没那么好玩了。”杨光中说。
杨林柯的《祝福》是这样开始的:“80多年前,中国南方小镇上的一位妇女被杀害了,案件至今没有侦破,杀害她的凶手究竟是谁?”
他费尽心思为教学添加辅料,但在2012年2月家长会的第二天,校领导就找他“谈话”。“主要是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一些东西不相信了,对家长的话也不怎么迷信了,甚至会用事实、道理和家长辩论了。还说我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老师应该用‘正面的、阳光的东西教育孩子。”
几天后,杨林柯把“万言书”发给了同学们。很快,孩子们就把“万言书”传到了网站上。
变化,竞争,选择
就在“万言书”发出的当天晚上,学生王武剑的父亲11点多给杨林柯打来了电话,表示支持他。张璐萌的家长吕萍给他写了封信,这位大学校医对校园暴力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有切肤之痛:“每天值班,我不怕治疗生理之病,就怕遇到割腕、跳楼、上吊的学生……一个通情达理的父亲接回自杀身亡的研究生儿子的骨灰时对学校说‘不怪你们,对儿子的遗物说‘儿子,咱们回家,当时所有人都潸然泪下。”
学生张思语的干妈乔文丽也理解杨林柯的做法:“当孩子给我插电热毯或照顾我吃药时,我有些担忧:孩子这么乖巧善良,以后会不会有好的未来?毕竟这些都不算作成绩。”
学生杜卓群的父母杜谦和周鑫对杨林柯始终是鼓励的:“平时,我们也从来不向孩子隐瞒真相,腐败、贫富差距、社会信仰缺失,这些社会问题就算孩子们现在不面对,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面对。”
2011年12月31日,杨林柯写下《校园暴力为何频发》一文:“前两天,学校连续发生两起初三学生打老师事件,而且打的是女老师,这在学校几十年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更让我震惊的是,在校园门口又发生两起持刀伤人事件……”
交流时,杨林柯说他的人生有遗憾。“如果没有当老师,我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出色的记者或者作家。”他曾是大学文学社里最年轻的一个,并阅读了大量现代诗。工作后,杨林柯开始阅读中国古典文学。
30岁之后,杨林柯基本上不写诗了,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怎样既能应付考试又能让学生开悟。
过去10年来,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变化———1990年,有3/4的人口还沿袭着几千年来的生活传统,在农村的土地上生息劳作,但现在已有超过40%的人移居到城市里。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升学考试,每年一次在中国上演,光考生就有950万人,每年逃脱高考进入国外大学的学生,数字也达到了100万。很多年轻的中国家庭,因不愿意把唯一的孩子置于国家体制的严酷竞争中而移居海外。到处都是竞争——陕西师大附中和西安的公立学校竞争;他们所在的西安和全国其他城市竞争;中国和外面的世界竞争。
1996年,杨林柯想过逃离这种竞争。《西安晚报》的副刊当时需要一位年轻的编辑,杨林柯准备转行去当编辑。但一位曾经在那里工作的人说,工资还没有当老师的高,加上妻子也反对,他便放弃了。
接着是基金和股票。一位老教师对杨林柯说:“哎呀,赶快投呀,一个亿都能捧回来。”那会儿,许多老师一下课就去看股票行情。杨林柯也在股票市场里投了1万块钱,但这些钱被套了8年,他的一个亲戚还把一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赔了进去。
然后是传销,一个一两百块钱的产品,能卖到2000多。当时杨林柯被拉着去听过一堂课,发现竟然有大学老师在里面工作。
“个性”在中国的教育里是个新的概念。作为高考阅卷老师,杨林柯说:“实际上越有个性越吃亏,只有假话才能得高分。”一个学生曾悄悄告诉过杨林柯:“连自己看了都反胃的虚假文字,竟然得了高分。”
“写爱情是思想不健康,反对权威是大逆不道,批判社会丑恶现象是看不到阳光、心理阴暗、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写人性的阴险丑恶不合‘人性善的祖训,写人生无意义是觉悟不高……学生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说话才能让阅卷人满意。”只有在自己的杂文里,杨林柯才能这样直抒胸臆。
应该让他们有“我”
杨林柯说:“过去,中国的集体主义观念很强,所有事情都是群体思维,但现在应该让孩子们有‘我。”
2011年3月,西安儿童公园要改造,赖宁和刘文学的塑像正好在那里,而在新的规划中,这两尊塑像或许要搬迁到别处,这为杨林柯带来了课前3分钟的新话题。这也是儿童公园自1928年建成以来的第四次改造,而此前这里一直是明、清两代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贡院。
“今天看来,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学习赖宁和刘文学?”
中国的90后大都对赖宁和刘文学很陌生。刘文学被称作“新中国的第一个少年英雄”,1959年11月18日晚,14岁的他帮队里干活回来(“大跃进”时期的学生都要参加劳动),发现地主王荣学偷摘集体的辣椒,他前去阻止,在搏斗中被掐死。14岁的赖宁是四川人,1988年3月13日,他加入了扑灭山火的队伍,四五个小时后遇难。
“14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大人,有没有见义勇为的能力?面对大火,有没有扑灭的能力?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近日,一则关于北京大学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京大学将在全校实施对10类‘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制度,这10类中包括‘思想偏激的学生。结合新闻,谈谈你对‘北大精神的理解。
“‘药家鑫事件又一次刺痛了社会的神经,请你就此事分别写出你对社会、家庭、学校、药家鑫以及你自己最想说的话(每句不超过20字)。”
杨林柯把这些新闻事件引入课堂教学或编进考卷,每次编都“很花时间,至少要七八个小时”。
很多同学还记得那堂“我们是否应该批判社会”的大讨论。一个大约16岁的漂亮女孩儿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批判社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批判了也没有用,我们是无法改变社会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独善其身,先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搞好。”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立即遭到了一部分同学的反对,50多名同学几乎分成了两半。
一般情况下,演讲完之后的讨论往往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但这次杨林柯放弃了当堂的课程,让孩子们自由辩论——这几乎是每个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回答的问题。
杨林柯在一篇杂文中写道:“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关注训练和成绩,不关注内心的成长发育,长年进行意识形态洗脑,用‘主流价值观填充学生的大脑,以至于使学生只有一种价值判断,不会辩证地思考。”
一位学生在毕业留念册上这样给杨林柯留言:“父母和很多老师都希望我活得成功、活得精彩,只有您说,要活得像一个人。”
(摘自《南方都市报》郭德鑫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