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咏
我有个亲戚,送孩子参加一个“科学数理”的课后补习班。他的目的,本来是希望能够让小孩儿多学一点儿知识,以便将来能进入初中的数理资优班。不过,不到一个月他就后悔了,因为这个班的主持人是个老先生,几乎全程以闽南语上课,而且上课也不教公式、演算、推理,整天带着小孩儿做着类似火山爆发、飞机起飞、苏打粉做菜之类的游戏。这些“不正经”的游戏当然不可能让小孩儿数理成绩有太大进步,不过因为充满玩耍的乐趣,倒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这个亲戚本想把小孩儿转到另一个上课内容充实、严格考核成绩的补习班,可拗不过小孩儿的苦苦哀求,只好让步。
当时,他无奈地告诉我:“就当是小孩儿的课后娱乐吧。”
小孩儿就这样在老先生那里“玩”了3年。不过,这3年却发生了几件让他想象不到的事。
首先,小孩儿学会了说闽南话。这当然拜老先生所赐。
其次,小孩儿对实验的兴趣高涨。孩子从初中到高中,为了进数理资优班,数学、理化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原因无他,只因为数理资优班有较多实验课。
不但如此,受老先生影响,小孩儿也立志攻读数理专业,一心一意想考进好的大学。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小学时,被老先生那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开启了对实验的好奇与兴趣。
这一切,对亲戚来说,完全是始料未及的。
很多人总喜欢把人生的变化当成“物理变化”,但很多时候,事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用力逼自己、逼小孩儿认真念书就会得到好成绩。在我看来,人生更像是“化学变化”,一个人变成了什么,其实是很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因素、因缘际会变化出来的。而在这样的“化学变化”里,“喜欢”与“热情”,正是这个“变化”最重要的催化剂。
这正是迷恋比认真更重要的理由。
(司志政摘自《不乖》 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