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

2012-05-30 10:48WAVE闫小青
读者 2012年16期
关键词:方舟子共识功能

WAVE 闫小青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微博上,对于公共事件的争吵、辩驳、掐架是非常常见的。这些争吵往往毫无原则,通常还会形成一个不小的话题。

可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几乎没有人在网上争吵。

从技术上说,社交网站各自的功能、特性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和微博功能很相近的Twitter,不会出现一个话题后面跟着上万条评论。这是技术原因,出于力求简洁的目标,Twitter的评论功能并不像新浪微博那样可以几千条一起显示,用户也不能在转发话题时加上自己想说的话。

拥有八亿多用户的Facebook从功能上说是用来交流的,但是也很少见到争吵。Facebook是一个将现实社交圈移植到网络上的社交网站,相对来说更加私人化,很少见到对于公共话题的讨论。

作为在美国生活了十年的中国人,我所感受到的人文环境让我更愿意说,美国人不在互联网上争论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前不久,国内的网络上热议“乌坎事件”“休假式治疗”“方韩之争”“活熊取胆”等等话题。可以肯定,在美国如果发生类似的事件,也会成为热门话题,引起轩然大波。国内的朋友问我,如果在美国有人用活熊取胆会怎样?

我说,熊的问题在美国根本不算问题,因为美国人已经形成了保护动物权利的共识。在美国很多话题在过去两百年已经讨论过了,而中国现在才刚刚开始讨论。

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

大多数美国人对于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如何尊重司法程序、当权者应该受到更多监督等等问题存有共识,这样的人文环境让美国人在一些问题上吵不起来。

这不是“外国的月亮更圆”,美国的动物保护组织也曾为保护动物和既得利益者大动干戈,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正在为非法移民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美国人并不是不“吵架”,但是他们的争论方式和中国人非常不同。

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倾向于面对面交流。

和我父辈差不多年龄的人经常会把“少说多看”挂在嘴边,还会经常这样告诫后辈。而美国的小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反对意见,而不是把问题留到课后给老师写E-mail。

分析互联网用户有一段时间了,我在试图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更青睐“面对面”。

除了文化习惯,美国人也有更多现实中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办一份报纸,也可以写书自办发行、设置广播波段等。

互联网出现之前,在中国很难找到讨论公共话题的平台。论坛的出现是开始,后来一步步从博客再到微博。

有了说话的空间,争论才慢慢出现。现在所见的激烈的网络争论更像是长期积蓄能量的大爆炸。

但是,国内对于公共事件的争论大多起于网络也止于网络,很少转化为现实,很少最终形成定论。相反的,一旦争议性话题进入美国公众的视野,就会出现一个近乎程序性的连锁反应。

前阵子,因为没有通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议案,同性恋婚姻的支持者都站出来抗议。他们给议员写信、打电话、上街游行、演说、发传单,甚至到议员家或办公室围堵。

媒体上也会出现不同派别的争论,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代表自由派,FOX News(福克斯新闻频道)代表保守派。

对于那些牵涉政治的话题,媒体不会三缄其口,更不会统一口径。翻开美国的主流报纸,就会看到他们在为不同的政治观点互相掐架。

美国公民更多的时候是去听,去接受来自民间组织、媒体、官方的不同声音,而他们的反应体现在手中的选票上。

对美国人来说,讨论公共话题并不是为了争吵出什么结果,而是通过说服公众去影响立法机构从而推动立法。

更多渠道的声音让美国人的争吵看起来更加有序和理性。方舟子如果到美国打假,也许根本不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每个人都可以讲话,“方舟子”的话语权自然就会受到制约。长期的话语权平等,形成的才会是正确的逻辑。

猜你喜欢
方舟子共识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是时候谈谈方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