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王立新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市肝病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192)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而其中80%的原发性肝癌是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的[1]。随着对病毒性肝炎的深入研究,其治疗用药种类逐步增加,临床用药情况值得关注。为了解本院病毒性肝炎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笔者对2011年度门诊病毒性肝炎患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1年度每季度随机抽取10 d门诊的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患者处方,共计6 768张。
1.2方法 将抽取处方中的患者年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以及销售金额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一通用名不同规格按不同品种统计。
采用金额排序法统计抽取处方中的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分类别汇总单个品种排序,得到各药品的销售金额及分配比例。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限定日剂量(DDD)是指某一特定药品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各药的DDD值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17版《新编药物学》、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2]及药品说明书。DDDs=某药的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DDs可直接反映药品的使用情况,其值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DDC=药品的总销售金额/DDDs。DDC克服了药品日剂量不同的缺点,使药品价格具有可比性,DDC越大,说明患者经济负担越重。
2.1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统计见表1。
6 768张病毒性肝炎患者门诊处方共涉及男性4 165例,女性2 603例。根据中国对年龄的分段:19~40岁为青年,41~65岁为中年,65岁以上为老年,患者年龄按此统计。由表1可见,病毒性肝炎男性患者数量高于女性。41~65岁为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18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低,这可能与人们防护意识增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推广、病毒性肝炎母婴阻断技术的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3]。
表1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
2.2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处方分析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处方数及排序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处方数排序前4位的是阿德福韦酯片、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0.5mg)、替比夫定片,均为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1日只需服用1次,口服用药简单方便,患者的依从性好。
表2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处方数及排序
2.3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DDDs及排序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DDDs及排序统计见表3。
表3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DDDs及排序统计
从DDC值判断,总体上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比保肝降酶退黄类药物价格略高。另外,从DDDs排序看,列前5位的分别为阿德福韦酯片、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0.5 mg)、双环醇片、替比夫定片,排序与表2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处方数排序基本等同,说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在本院门诊使用广泛,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双环醇片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降酶药物,在鸭乙肝病毒模型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干扰素类抗病毒药与保肝降酶退黄药排序等同。
2.4各类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各类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见表4。
由表4可知,抗病毒药与保肝降酶退黄药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治疗药物,用药品种较多,患者选择面大。其中又以抗病毒类药物为主,销售金额占主导地位。
表4 各类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
3.1目前,病毒性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多选用抗病毒药物、保肝降酶退黄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等。本次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院患者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此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处方数均位居榜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要求,强调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措施,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长期抗病毒治疗。目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虽较以往已有所提高,但还有待进行更多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宣教,让更多病毒性肝炎患者认识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4]。
3.2在抗病毒治疗中,国内公认的有效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其各有优缺点。从本次门诊用药调查显示,无论是在处方数还是DDDs方面,均以核苷(酸)类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占主导地位。干扰素类药物DDC均高于核苷(酸)类药物,其DDDs排序与保肝降酶退黄药持平。核苷(酸)类药物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但由于HBV复制很快,复制过程中有反转录过程,其反转录酶不具有DNA聚合酶的3’-5’校正功能,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治疗容易发生病毒耐药变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干扰素治疗费用高,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明显、不适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在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医生更倾向于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有关。但干扰素相对于核苷(酸)类药物而言,疗程相对固定、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补充了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和(PegIFN)α-2b更多循证医学的临床数据。IFN为相对有限期的治疗药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 a(包括IFN)治疗应答较持久,有望在相对确定的疗程内达到HBV DNA明显下降或抑制病毒的“基本”目标,有望争取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满意”目标),并有一定比例患者可达到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理想”目标)[5]。《欧洲肝病学会(EASL)临床实践指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处理》再次强调了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和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治疗方案[6]。因此,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的病人权衡利弊选择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
3.3对于临床上病毒性肝炎伴随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使用保肝降酶类药物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此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但是抗炎保肝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抗病毒治疗。对于ALT明显升高者或肝组织学明显炎症坏死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选用抗炎保肝药物,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7]。因此,本次调查分析显示,在处方数、DDDs等方面,除了抗病毒药物以外,双环醇、甘草酸二铵、苦参素和水飞蓟宾等一些保肝降酶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也较广。
3.4免疫调节剂可提高肌体细胞免疫功能和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产生,促进肝炎病毒抗原指标转阴,代表药物有胸腺肽α-1、胸腺法新、胸腺肽、齐墩果酸。有学者汇总5个临床试验分析指出:胸腺肽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复制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效力显现较晚,治疗结束后12个月才得以充分表达[8]。客观地说,免疫制剂仍然属于肝炎的辅助治疗药物,但因价格较高,临床应用并不广泛。
目前,本院门诊患者病毒性肝炎治疗采取以抗病毒为主,联合应用保肝降酶类药物,必要时再辅助应用免疫调节剂的综合措施。从文中的数据分析来看,本院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趋势基本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相符,也符合病毒性肝炎药物治疗的原则,药物治疗基本合理。
1 胡中杰,贾继东.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国际共识和指南简介.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12(23):34
2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编.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北京:中国协和医学大学出版社,2003:185
3 Hollinger F B.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nd Global Control.61st AASLD Postgraduate course,2010:18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1):68
5 李兰娟,刘克州.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解读.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2(4):14
6 魏来.第46届欧洲肝病年会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要点概述.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6):412
7 高传义,张玉荣,赵继海.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161
8 王俊韬,陈新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策略.医学临床研究,2004,2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