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启动后,历史新课程也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笔者就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师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不断求索做以下探讨。 一、潜心学习,做一名“以知识为本”的历史求知者。二、紧跟潮流,做一名“以时代为本”的历史求知者 三、转变理念,做一名“以创新为本”的历史求知者 四、关注课堂,做一名“以人为本”的历史求知者。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探究学习教师素质教学思想
从2001年起,全国第八次基础改革在实验区启动后,经过实验收效很大。2004年9月,大雁雁镇中小学也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职业道德和成熟的教学技巧外,还应在新时代的课改浪潮下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新课程和新教学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那么21世纪的历史教育紧跟时代的特征,构筑和谐文明的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历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潜心学习,做一名“以知识为本”历史求知者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了,若老师死守着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为人师其为勉为其难。新课程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生活,教师将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了解史学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即综合的灵活的运用以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能力。如果我们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那么教给学生的也必然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和学习,做到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把最前沿的知识传给学生,也才能为学生乐于接受。
历史教师应具“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除精通历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积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语文、政治、地理、民族理论也应该不断学习吸收。笔者的专业本是汉语言文学,但自从教历史以后,我将语文知识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在与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文化部分,我将自己所学的文学常识内容与学生共分享,增添了他们的文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愉悦轻松地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紧跟潮流,做一名“以时代为本”历史求知者
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教师是教学程序的操纵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学生考核的评判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不敢追问老师,长期以来被迫接受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长此以往势必压制学生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问题。其实一堂历史课中教师不单是一名导演,也同时是一名演员,只有与学生通力合作,共同探索,你才能把这场戏“演好”,受到家长和同事们的认可。教师合计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某些方面教师和学生们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亦不必贤于弟子。”顾明远教授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我在与学生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飞抗金的内容时,我设计这样一道题:分组合作完成有关岳飞的故事。学生的热情极高,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让我既惊讶又高兴。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我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概念。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并不意味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放手不管学生而退出课堂,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我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活动课《文成公主入藏》时,前一周就将任务布置下去,全班分三组,各组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可做,有人编辑的、导演的、服装设计的、配乐的、在整个历史剧的编写过程中,我只起引导和组织作用,结果这堂历史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将科学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引导地位结合在一起。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还体现在结合的魅力上,一句话能说的人笑,也可以说的人哭,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有两个班级,甲班和乙班,在甲班老师常常用欣赏的目光赞扬学生们“你们真棒,你们真行”。而在乙班,老师常辱骂并训斥学生说:“你们真棒,你们真没出息。”结果一年下来,甲班学生不但成绩突出而且每个学生都精神振奋,意气勃发。而乙班成绩不如甲班,并且每个学生的自卑感都很强,精神不振。所以说潜能是靠欣赏的语言激活的。教师若以平等的人格观来看待学生,以激励性的语言来欣赏学生,那么他将会在教学中受到重大的收获。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激励语如“你真棒”、“你比上节课有进步”、“我为你们感到自豪”、“我相信你能行”、“你的表现让我感动”等等。在备课过程中历史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设计教学,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一位教师杨昌济说这样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做到了,并且深受毛泽东等学生的爱戴。相同的话语今天读来还倍感真切。在近三年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并取得初步成效。
三:转变理念,做一名“以创新为本”历史求知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迅速展开后,各种新理论、新内容、新方式相继出台,有力地冲击者“传统教育”的弊端。但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存在诸多困惑,如何把那些深刻的哲理性的东西传达给学生们,是把历史的内容单单地游戏化吗?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首先,教师要有独立的观点。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育人,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习做人,帮助他们了解做人的道理。历史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外,还要在教学和研究中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为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工作负责,培养他们从历史学习中领悟做人的真谛。其实,教师要注重不断反思,“教”而不思则惘。教师的思想来源于课堂教学,“历史”是学生与过去沟通的媒介。历史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帮助学生解读历史的内涵。如果一个历史教师不去不断反思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断汲取经验教训,那么教师的思想将成为一潭死水。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再次,教师要勇于创新。对年轻的教师来讲,更应具有创新精神。正如邓小平所说: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有创新才有见解,有见解才有收获。历史上没有相同一幕。学习历史人物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通过学习孝文帝的改革,谈谈你若是当代的“孝文帝”你如何做。这道题的开放性很强,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谈出许多新的见解,新的举措。最后教师应更多关注教育对象——学生。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递生命的气息。”每个教师用心、用情、用理体察、感悟、融会贯通历史场景,用激情点燃激情。对学生多些交流、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生命的提升和关怀,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关注课堂,做一名“以人为本”的历史求知者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的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毫无疑问,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兴趣的激发,学生会对历史产生一种热爱,就会不由自主地去钻研、去体会、去创造,这些活动又会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如何让学生主动质疑、调查研究呢?如何让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及合作等方式,主动探寻知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交往与沟通。“一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项信息传递模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课堂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火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要精心备课,做到“心中有学生”;要精心施教,做到“目中有学生”;要精心反思,做到“笔中有学生”;如在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在讲到《改革开放》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建国初的农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从讨论的结果看,绝大部分同学从过去的政治角度认识历史,转变为从生产力的角度认识历史。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古人云:没有思考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想说:缺乏进取与创新的教师不是真正的教师。只有进行持续不断的“充电”,探索实践,才会不断的提高。如果要我给出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非常简单的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两个字:坚持。只有有准备、有思想、有进取心的教师才会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与气魄。以上观念仅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卢梭《爱的教育》
4、《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5、《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