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杰,屠乃美,李艳芳,周 娟,易镇邪,李宇威,李 淼,罗富林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对土壤养分空间特性变异的充分了解是田间土壤养分精细管理、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已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3]。姜丽娜等[4]、陈防等[5]、许红卫等[6]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水网平原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王新中等[7]研究了烟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王勇等[8]研究了中低山区植烟土壤氯素空间变异特征。
湖南省是水稻种植和烟草种植的优势省份之一,烟稻轮作是该地区的常见种植模式,该模式可以合理协调土壤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作物优质高产及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针对该地区烟稻轮作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烟稻轮作种植区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烟稻轮作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为该地区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养分精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跨东经108°47′~114°15′,北纬 24°39′~30°8′,国土面积 21.18万km2。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800 m,年均温16~18 ℃,年均日照 1300~1800 h,无霜期 278~300 d,年均降雨量1200~1700 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农业发展。全省现有可用耕地330万hm2,水稻土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16.5%,烟稻轮作是该区域常见的耕作模式之一。
2006年采用GPS定位技术,对湖南省14个烟稻轮作区的土壤进行定位取样,共采集 3255个土壤样品(图1)。田间取样时,用手持式GPS定位,记录采样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以定位点为中心,在半径10 m的圆形区域内(10个点)混合取样,取样深度0~20 cm,用四分法取大约1 kg土样带回实验室测试。
图1 土壤采样点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soil samples
土样登记编码后经风干、研磨、过筛、装袋后备用。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个指标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9]中的相关测试方法进行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全氮采用硫酸消化-半微量凯氏蒸馏定氮法,有效磷采用 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冷2 mol/LHNO3溶液浸提-火焰光度法[9]。
常规统计分析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并对数据进行K-S检验[10]。地统计分析及图形绘制采用 ArcGIS 9.3软件地统计学模块(geostatistical analyst)完成[11]。
从表 1可知,全氮含量平均值略高(>2.0 g/kg);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值分别为33.84 g/kg、18.53 mg/kg和121.87 g/kg,均达到中等水平。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均在 36%~70%,为中等变异性,土壤全氮的变异系数最低为36.65%,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66.28%。K-S检验结果表明(表1)[12],土壤养分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
表1 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值Table1 Statistics of nutrient contents of tobacco soil in Hunan
根据半方差函数的计算公式,对上述4个土壤养分的测定值进行半方差分析,得到养分指标的半方差拟合模型及其特征参数值(表2)。本研究分别选用了离差平方和最小即拟合度最好的指数模型(Exponential)和高斯模型(Gaussian)来描述 4个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
本研究区域内 4个土壤养分的块金效应均在25%~75%(表 2),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不仅受结构性因素(气候、母质、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随机性因素(种植制度、耕作措施、施肥和管理水平等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13-14]。
表2 土壤养分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及其参数Table2 Semivariogram models of soil nutrient and their parameters
变程是指变异函数达到基台值所对应的样点间距,也称为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它表明土壤养分变量空间自相关范围的大小[14]。4种土壤养分变程大小顺序为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其中有机质变程最大,达1.213 km,说明土壤有机质在研究区域较大的范围内均有相关性,反映了结构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较大(表2)。总体来看,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都具有较好的半方差结构,拟合程度都很好,其拟合系数分别高达0.889、0.918、0.946、0.971。以上分析表明,数据满足克立格插值的要求。
统计学模块采用普通Kriging法进行最优内插,并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以及南方6省水稻土的养分分级标准[15],绘制了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图2)。从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图看出,4种土壤养分的含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
图2 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图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s in Hunan
有机质含量在整个区域的空间变异较为明显,总体表现为湘南>湘东>湘北>湘中>湘西。20~40 g/kg的土壤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的80.42%,绝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10~20 g/kg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湘西的湘西州、怀化市部分地区和湘中的邵阳市部分地区,该区域面积占到整个研究区域的7.43%。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有机质总的趋势基本一致,呈湘南>湘东>湘北>湘中>湘西的趋势。全氮最高值>2 g/kg分布在湘南地区的郴州市大部分地区、永州市部分地区和衡阳市的部分地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35.47%,1~2 g/kg的土壤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的64.53%。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有机质的趋势基本一致,土壤有效磷含量20~40 mg/kg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湘南的郴州市、永州市的小部分地区和衡阳市的小部分地区,该区域面积占到整个研究区域的23.12%,10~20 mg/kg的土壤面积占到整个研究区域的58.55%,5~10 mg/kg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湘西州和怀化的大部分地区,该区域面积占到整个研究区域的18.33%,该区有效磷缺乏,10~40 mg/kg的面积占到整个研究区域的81.67%。土壤速效钾含量>150 mg/kg的面积占到整个研究区域的16.48%。研究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 mg/kg的占总量的33.25%。
经典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表现为中等变异性。从均值来看,湖南省烟稻轮作土壤全氮含量略高,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属中等水平。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各向异性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均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土壤的空间分布图来看,全氮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缺乏(10~20 g/kg)的面积仅为7.43%,有效磷区域差异较大,湘西地区较为缺乏,湘南地区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磷含量缺乏(<10 mg/kg)的面积为18.33%。土壤速效钾含量缺乏(<100 mg/kg)面积占研究区33.25%。根据分析结果,湘西地区应全面补施磷肥,衡阳市、永州市、常德部分地区、怀化部分地区应补施钾肥,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同时密切关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可针对个别区域增施有机肥;此外全省应适当控制氮肥在土壤上的施用,以减少烟草赤星病、烟草气候斑点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1]胡克林,李保国,林启美,等.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3):33- 381.
[2]王 军,傅伯杰,邱扬,等.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J].生态学报,2002,22(8):1173-1178.
[3]郭旭东,傅伯杰,陈利顶,等.河北省遵化平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J].地理学报,2000,55(5):555-556.
[4]姜丽娜,符建荣,范浩定.水网平原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53-159.
[5]陈防,刘冬碧,熊桂云,等.中亚热带两种水稻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对比研究[J].土壤学报,2006,43(4):688-693.
[6]许红卫,高克异,王珂,等.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合理取样数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37-43.
[7]王新中,刘国顺,杨程.小尺度下烟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1,32(1):12-16.
[8]王勇,李廷轩,邢小军,等.不同尺度下中低山区植烟土壤氯素空间变异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4):18-24.
[9]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郝黎仁,攀元,郝哲欧.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10-135.
[11]吴秀芹,张洪岩,李瑞改,等.ArcGIS9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践(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63-517.
[12]Baxter S J, Oliver M A, Gaunt J A.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mineral nitrogen and potentially available nitrogen within an arable field[J].Precision Agriculture, 2003(4): 213-226.
[13]Cambardella C A, Moorman T B, Novak J M, et al.Filed scale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central Iowa soils[J].Soil Sci.Soc.Am.J., 1994, 58: 1501-1511.
[14]王政权.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5-132.
[15]陆欣.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9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