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猛 徐 超 杨 倩 谭万德 何健民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的因素很多,包括印模的制取,咬合关系的转移,人工牙排列,义齿边缘及外形的形成,义齿热处理等等。必须每一步都做得科学、合理、符合患者口腔生理特点才能最终制成一副患者满意、功能良好的全口义齿。而合理的排牙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排牙对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的影响,以往多偏重于对中立区排牙的研究,通常把上颌后牙应排在稍偏向齿槽嵴顶的颊侧的位置上,这样能够使舌作用于义齿向外的力量与唇、颊肌作用于义齿向内的力量相平衡,既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又利于维持唇、颊侧的丰满[1-3]。而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出现,无牙患者的口腔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虽然通过种植手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对于非手术患者,用已有的知识制作全口义齿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目前已有学者注重于对义齿动态状态下固位与稳定性的研究[4,5]。本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后牙排牙倾斜角度进行研究。
1.1 实验对象 2007年以来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高龄无牙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65-98岁,平均年龄73.6岁。患者均无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患,均有全口义齿修复史。
1.2 实验方法
1.2.1 参照河边清治[6]的分类法 将牙槽骨形态分为U字形、金字塔形、扁平形、狭小形、凹弯形。
U字形:牙槽嵴有足够的高度和宽度。
金字塔形:牙槽嵴有足够的高度,并且基底部的有足够的宽度,但在牙槽嵴顶部较狭窄。
扁平形:牙槽嵴高度不足,但有非常充足的宽度。
狭小形:多见于下牙槽嵴,有足够的高度,但在牙槽嵴较为狭窄。
凹弯形:牙槽嵴基本呈水平状,牙槽峭顶中央凹陷。
1.2.2 Monson型排牙法 是指排列上颌后牙时,相对于咬合平面舌尖略高于颊尖。而下颌后牙颊尖略高于舌尖。符合Monson的球面学说。anti-Monson型排牙法是指排列上颌后牙时,相对于咬合平面颊尖略高于舌尖。而下颌后牙舌尖略高于颊尖。与Monson的球面学说相反。flat型排牙法是指排列后牙时,相对于咬合平面颊尖与舌尖等高。不同排牙法与咀嚼力方向如图1-图3。
1.2.3 排牙、调整基托外形 在终印模上先用自凝树脂制作成暂基托,并在暂基托上制蜡堤,取咬合关系后将模型固定在半可调节式架上,前牙在患者口内排好,后牙则按照中立区的排牙法则先采用Monson型排牙法进行排列,排牙完毕后在患者口中用FIT CHECKER反复测试基托的长度、厚度及磨光面外形至合适[7]。
1.2.4 义齿咀嚼测试 参照丸森贤二和阿部二郎的测试方法[5,8],将义齿戴入患者口内,用约1cm厚的橡胶垫置于一侧后牙区让患者做咀嚼运动。测试完成后将义齿取出,再分别按照flat型排牙法及anti-Monson型排牙法改变后牙倾斜角度后再次做义齿咀嚼测试。
1.2.5 判定标准 采用日本补辍齿科学会的判定标准[5,8,9],义齿一侧经多次咀嚼后另一侧无翘起或坠落则视为稳定;义齿经一次或多次咀嚼后翘起或坠落视为不稳定。义齿在咀嚼测试时要对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分别做出观察并记录。
全口义齿后牙排列角度与义齿稳定性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单纯从上颌义齿的稳定性来说,上颌义齿Monson型排牙法稳定性为91.67%,与flat型排牙法(8.33%)、anti-Monson型排牙法(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从表2可以看出,单纯从下颌义齿的稳定性来说,下颌牙槽嵴形态为U字形时,Monson型排牙法稳定性为92.31%,与flat型排牙法、anti-Monson型排牙法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下颌牙槽嵴形态为狭小形和扁平形时,flat型排牙法稳定性高,与Monson型排牙法、anti-Monson型排牙法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下颌牙槽嵴形态为金字塔形时,anti-Monson型排牙法和flat型排牙法稳定性为93.33%,两者之间无差异,但与Monson型排牙法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3是对60例全口义齿上、下颌同时做咀嚼测试后做出的稳定性评价,将数据进行分组χ2检验,下颌为U字形牙槽嵴的26例患者,按照传统的排牙方法,上、下颌义齿稳定性为92.31%,与调整后牙倾斜角度排牙法(92.31%)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牙槽嵴形态分别为金字塔形、狭小形、扁平形时,传统的排牙方法与调整后牙倾斜角度排牙法对义齿稳定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对于全口义齿后牙的排牙角度,近年来已有学者进行过初步研究,并按照颊、舌向倾斜角度的不同将其分为Monson型排牙法、anti-Monson型排牙法及flat型排牙法[5]。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是Monson型排牙法,但遇到下牙槽嵴狭小、尖锐或是低平的患者,其稳定性都不会太理想。全口义齿后牙排列角度不同,则咀嚼时义齿受力方向会有所不同,对于上颌义齿,不管牙槽嵴是什么形态,咀嚼时力量方向是朝上朝内时最稳定,垂直向上的力或是向外的力都容易造成义齿的脱落,因此上颌义齿的排牙通常只能选择Monson型排牙法。上颌牙弓有时由于拔牙时间不等左右形态会不一致,排牙时即便选用Monson型排牙法,在做义齿咀嚼测试时也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出现,这时只要调整Monson的角度,通常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下颌义齿由于牙槽骨吸收情况的不同会造成较大的差异,以下颌后牙排牙为例,选择Monson型排牙法时,咀嚼时受力方向是向下向外的,适用于牙槽嵴舌侧吸收多颊侧吸收少的患者,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选择;选择flat型排牙法时,咀嚼时受力方向是垂直于咬合平面的,多用于牙槽嵴狭窄、平坦、凹弯、尖圆等情况;选择anti-Monson型排牙法时,咀嚼时受力方向是向下向内的,对于一些因牙周病导致的失牙,牙槽嵴往往是颊侧吸收较多而舌侧吸收较少,这时更适合于anti-Monson型排牙法。但本文中有14例患者将下颌义齿用anti-Monson型排牙法进行排列后,下颌义齿恢复了稳定,但上颌义齿却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状态,我们将下颌改为flat型排牙法进行排列,上、下颌义齿都恢复了稳定。因此对于全口义齿而言,下颌后牙的排列几乎只有Monson型排牙法和flat型排牙法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下颌义齿用flat型排牙法排列后牙时,常常需要将上颌后牙的颊尖或颊尖的舌斜面调低,才能使全口义齿更加稳定。
表1 上颌牙槽嵴形态与后牙不同排牙方法对上颌义齿稳定性的关系
表2 下颌牙槽嵴形态与后牙不同排牙方法对下颌义齿稳定性的关系
表3 60例全口义齿后牙倾斜角度调整前后上、下颌义齿稳定性的对比关系
全口义齿的排列位置对义齿稳定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证实[1-3],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对后牙排列角度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在调整排牙角度前将人工牙排列在中立区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义齿的印模不准确、基托边缘长度、厚度、磨光面形态与周围黏膜及组织不协调,都有可能造成义齿咀嚼时的不稳定,因此在做义齿咀嚼测试前需要反复测试基托的适合性[7]。
义齿咀嚼测试早已应用于临床[5,8]。其临床意义不仅仅是测试排牙角度,对排牙的位置及义齿的印模的精密度、基托边缘长度、厚度及磨光面形态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中有8例患者上颌义齿用Monson型排牙法也没有达到稳定效果,其中6例通过改变Monson的角度后恢复了稳定,2例最终将上颌后牙向舌侧排列为反后才恢复稳定。
有力学研究表明,咀嚼压力在牙槽嵴的正上方或是偏舌侧,义齿最稳定[9],因此全口义齿后牙排在牙槽嵴顶上是人们长期以来遵守的标准之一。但近年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将人工牙排列在中立区[1-3],而中立区通常较牙槽嵴顶要更偏颊侧,相对于牙槽嵴顶排牙法则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但如果改变后牙倾斜角度,同时改变了咀嚼压力的方向,解决了中立区排牙带来的问题,使中立区排牙更科学、合理。
[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8-349
[2]王海鹰,王秀芳,谢 玮,等.中立区与齿槽嵴顶关系的深人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13(3):163-165
[3]韩栋伟,李巧明,周 平等.功能性肌压等压区排牙法修复全口义齿的疗效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3):220-221
[5]丸森賢二.落ちない浮かない総義歯の臨床[M].医歯薬出版株式会社2004.66~79
[6]河辺清治.臨床総義歯学[M].永末書店1972:54-58
[7]秦猛,徐超,蔡洁等.FIT CHECKER在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25(6):469-472
[8]阿部二郎.誰にでもできる下顎総義歯の吸着[M].日本:ヒョーロン出版株式会社,2005:117-189
[9]早川巌.こんぷり一とでんちゃ一の理論と臨床[M].クインテッセンス出版株式会社1995: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