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麦·阿不都热依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新疆喀什 844000
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于围生期,据统计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约为14.5%[1],大部分患儿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临床称其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导致患儿残疾或死亡。通过对新生儿疾病不断的研究和围生期临床护理技术的提高,近几年新生儿窒息的致死比例大幅下降,但存活患儿却易出现不可逆性的脑功能缺陷。为了降低患儿的脑损伤程度,临床选择在窒息新生儿(重度)的早期干预过程中使用黄芪注射液,本文选择30例抢救成功患儿,以对比分析黄芪注射液的使用价值。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本院30例抢救成功的重度窒息新生儿,体重为2.7~4.4 kg,平均3.5 kg;胎龄为28~42周,平均36周;表现为Apgar评分值持续低于常值;依照抢救顺序划分黄芪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黄芪组中,女8例,男7例;对照组中,女9例,男6例,黄芪组和对照组患儿体重范围、症状情况及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积极地给予对症治疗并使用临床常规用药:脑活素的每日静滴剂量为5 mL,胞二磷胆碱的每日静滴剂量为0.125 g,两药的首次使用时间均为患儿出生后1 d,药物疗程为2周;黄芪组除了实施对照组的治疗措施以外,还在早期加用黄芪注射液(药品生产商为成都地奥,10 mL/支),每日静滴剂量为2 mL/kg静滴时混溶于葡萄糖注射液 (10%),药物占比为50%,时间控制在60 min内,药物疗程为2周。
脑损伤程度变化的对比指标包括: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程度、死亡比例、通气比例、神经评分(NBNA评测表)。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黄芪组与对照组的HIE程度、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比例、神经评分超过35分所占比例、通气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损伤程度变化对比[n(%)]
大多数的新生儿死亡都是因为脑损伤引起的,虽然目前可以通过抢救避免死亡,但存活患儿却易出现不可逆性的脑功能缺陷。临床实践表明提高智力的治疗时间为发作急性期[1],因此选择早期干预,而治疗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后。以往应用具有促进脑细胞代谢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有效地保护神经元,避免严重损伤,但由于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2],所以耗氧量随之升高,因此,首次用药时间选择为患儿出生后1 d。大量的学者和专家经研究指出患儿存在神经细胞凋亡现象,且发生时间确定在发病后的6~12 h[3],因此应在此期间内给予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作用的药物。黄芪注射液在临床上一直应用于微循环的改善、血管的扩张、红细胞功能的保护[4]、心肌收缩的调节等[2],效果明显。近年药理研究发现,黄芪性甘且温[5],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可抑制其凋亡[3],改善大脑供血、供养[6],逆转损伤情况,避免出现迟发性、不可逆性的损伤[2]。本文中黄芪组的惊厥比例为46.7%(7例),比对照组(66.7%)低,表明该药可以降低患儿惊厥概率;黄芪组神经评分>35分者占 66.7%(10例),比对照组(40.0%)高,表明该药可以有效降低脑损伤程度;黄芪组通气比例为33.3%(5例),比对照组的通气比例(60.0%)低,表明该药可以降低患儿通气概率。
[1]赫羽,赵立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6(10):158-159.
[2]何莉,黄河,熊远青,等.黄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功能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2(17):23-25.
[3]窦常胜,周名雄,张士发,等.黄芪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1(7):104-106.
[4]林世清,黑子清,莫利求,等.黄芪与山莨菪碱对失血性休克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J].临床误诊误治,2004,4(11):7-9.
[5]张家雷,杜秀兰,孔令芬.大剂量黄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8):498-499.
[6]周伟,吴圣楣,陈惠金,等.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迟发性细胞死亡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2(4):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