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5-23 10:08王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洛韦滴眼液皮炎

王芳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眼科,湖南湘乡 411400

角膜内皮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膜炎,自1982年首次报告以来[1],在全球发病率逐渐上升,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但由于缺乏对该病病因的认识,临床上常常发现误诊与漏诊。目前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为角膜内皮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患有不同类型角膜内皮炎的患者,笔者采取局部药物治疗与局部联合全身药物两种用药方式,通过对比其疗效的不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角膜内皮炎治疗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角膜内炎患者30例(30眼),入选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以往文献[2]。所选患者包括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35~64岁,病程主要集中在2~10 d。治疗前视力:7例患者低于指数,13例患者为指数~0.1,10例为0.2~0.3。结膜混合充血、角膜内皮局限或弥漫水肿混浊及基质层水肿为所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同时部分患者有病变区角膜增厚及后弹力层皱褶,并可见局限于角膜水肿区域的角膜后沉着物(KP)。其中,7例患者房水闪辉阳性,无渗出及积脓,10例患者眼压增高(28~39 mm Hg)。

1.2 研究分组

按照Holland EJ和Schwartz GS[3]的分型标准,将所选角膜内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局部药物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滴眼液)治疗,使用频率均为1次/2 h;合并高眼压者加0.5%噻吗心安滴眼液,2次/d。以上治疗均至少持续1周。Ⅱ组(局部联合全身药物组):眼部用药方案同上,此外联合口服阿昔洛韦片 200 mg(3次/d)及泼尼松 40 mg(1次/d)。每组各 15例。每组中各型例数均等。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后,随诊至减少用药次数后1~3个月。

1.3 鉴别诊断及治愈标准

所选角膜内皮炎患者需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青睫综合征等眼病相鉴别。治愈标准参考国内其他文献[4],具体为:症状消失,角膜内皮水肿消退,后弹力层皱褶消失,KP消失或仅残留色素性KP,内皮恢复透明,房水闪辉转阴,视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或留有角膜云翳,眼压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采用不同用药方法治疗的患者均达到了治愈标准,视力恢复时间分别为Ⅰ组:(11.86±4.50)d;Ⅱ组:(10.56±3.42) d (P=0.33)。不同病种患者采用两种用药方式视力恢复时间见表1。

表1 不同症状患者视力恢复时间(±s,d)

表1 不同症状患者视力恢复时间(±s,d)

组别 盘状角膜内皮炎 弥漫性角膜内皮炎 线状角膜内皮炎Ⅰ组Ⅱ组8.28±3.43 8.11±3.11 12.33±4.23 10.33±4.76 22.83±5.87 16.67±5.71

分别对3种角膜内皮炎不同用药方式治疗下的视力恢复时间行t检验,结果显示局部用药及局部+全身用药对于盘状型和弥漫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视力恢复天数无显著影响(P>0.05),而采取局部用药的线状角膜内皮炎患者视力恢复时间要长于局部+联合用药患者(P<0.001)。

3 讨论

角膜内皮炎是一种以角膜内皮受损为主要特点的急性非化脓炎症,青壮年多发,镜下常显示不同程度的损害发生于该病角膜内皮细胞,同时伴细胞密度下降及形态异常[4]。目前研究显示其发病机制主要集中于免疫、病毒感染和遗传倾向等3种因素[5],其中免疫因素,特别是角膜内皮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免疫性炎性反应常常发生于患侧角膜内皮,并使局部的角膜内皮失代偿,进而使角膜基质发生水肿,伴有角膜后沉着物产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治疗角膜内皮炎的重点在于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激素,清除病毒,减少角膜瘢痕形成。

目前,临床上大多采取局部用药治疗角膜内皮炎,而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则用来治疗重症患者,但由于考虑到全身应用两者所产生的副作用,实际应用时往往出现用药总量不足、疗程偏短等现象,导致角膜内皮炎疗程延长甚至造成疾病复发。

更昔洛韦是新一代选择性抗疱疹病毒药,其在体内抗病毒活性强,抗病毒谱广,同时毒力弱[6];而地塞米松具有强局部渗透力,能明显消除角膜水肿,局部应用这两种药物时能够对角膜内皮炎患者产生较好疗效。噻吗心安眼液可以降低眼压,适用于合并高眼压的角膜内皮炎患者。

本研究中显示,角膜内皮炎患者局部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时,有较好的疗效。以往研究也显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用于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治愈率可达93.55%[7]。此外国内有研究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角膜基质炎和角膜内皮炎,起效时间较短(4 w),同时治愈率可达86.67%[8]。

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角膜内皮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局部或全身用药疗效进行了探讨并发现,不同用药方法对于盘状型和弥漫型角膜内皮炎视力恢复时间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全身用药可以被局部用药所取代;但对于线状型角膜内皮炎,联合全身用药能明显缩短病程,故在治疗时应考虑采取全身用药方案。由于线状型角膜内皮炎多见于白内障等内眼手术后,免疫反应较前两型重,治疗最为困难,以往研究也显示配合全身用药能使病程缩短[9]。但线状角膜内皮炎患者多为老年白内障术后,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可能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使症状加重,故仍采取局部应用更昔洛韦凝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药物的治疗方案,虽然使治疗时间延长,但大多数患者症状仍可缓解。此外,为防止复发,线状型角膜内皮炎的局部用药时间应超过3个月。

[1]Khodadoust AA,Attarzadeh A.Presumed automi mune corneal endotheliopathy[J].Am JOphthalmol,1982,93(6):718-722.

[2] 晏晓明.角膜内皮炎[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190.

[3]Holland EJ,Schwartz GS.Classification of herpessimplex viruskeratitis[J].Cornea,1999,18(2):144-154.

[4]高岩,姜岩,蒋莉,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12(2):1046.

[5]Ohashi Y,Yamamoto S,Nishida K,et al.Demonstra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DNA in idiopathic corneal endotheliopathy[J].Am JOphthalmol,1991,112(4):419-423.

[6]冯建国,谢南明,吕旭,等.16例角膜内皮炎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8,16(3):226-227.

[7]赵林,刘新,王树纲,等.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6,26(11):809.

[8]王欣,徐建江,乐琦华,等.更昔洛韦胶囊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1):994-999.

[9]王怡,孙洪臣.角膜内皮炎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12(27):1337-1339.

猜你喜欢
洛韦滴眼液皮炎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舒适护理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