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静 颜晓钏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乳腺囊肿是妇女乳房常见疾病,是乳腺的良性病变,临床上占7%左右[1]。主要表现为乳房内的圆形囊性肿块,由于病变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导致乳管伸长迂曲,血运障碍,管壁坏死,明显的顶浆分泌并潴留在导管内而形成囊肿,内容物为上皮细胞坏死残留及淤血,极易引起继发感染。乳腺囊肿继发感染临床表现多为在单纯性乳腺囊肿的基础上,伴有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压痛,但是患者体温基本无变化。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囊肿穿刺抽液治疗,但手术定位困难、术后有瘢痕、影响乳房美观、且复发率高、再次手术患者难接受,且均属于有创操作,易致细菌感染。我科采用院内自制方“小叶增生方”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与同期采用触诊法穿刺乳腺囊肿抽液后加抗生素治疗对比,前者具有明显优势,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乳腺科门诊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女性患者,其入选条件:①查体可扪及乳腺囊肿;②乳腺囊肿局部有红肿热痛或伴有压痛等临床表现;③乳腺超声检查结果符合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影像学表现;④未曾行其他治疗。选择患者 70例,年龄 25~55岁,平均年龄(33.34±5.50)岁,最小 25岁,最大55岁,多发43例、单发27、双侧14例、单侧56例。发病平均时间中药组(2.68±1.34)d;西药组(2.89±1.40)d。两组在年龄、囊肿数目及大小、病程长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草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中草药治疗组采用自制方“小叶增生方”(荔枝核15g、海藻15g、山慈菇 15g、郁金 10g、路路通 15g、三菱 10g、莪术 10g、桃仁 10g、柴胡 10g、米仁 30g、蛇舌草 30g)治疗,1剂/d,分 2次服用;西药组采用感染囊肿穿刺抽液后加头孢拉定注射治疗,头孢拉定2次/d,连续用药7d。
①治愈∶局部红肿热痛消失,压痛消失,乳腺超声复查符合继发感染治愈或囊肿缩小、囊壁恢复光滑等影像学表现;②好转∶局部红肿热痛减轻,压痛缓解;乳腺超声复查符合好转影像学表现;③未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乳腺超声复查无明显变化。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两组间比较,中草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n(%)]
多数认为乳腺囊肿是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结果,是乳腺小导管高度扩张而成[2]。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内分泌紊乱有密切关联,好发于中年妇女,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黄体酮相对减少或缺乏,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增生,致使导管伸长、迂曲、折叠,大量上皮细胞脱落及伴有部分导管壁细胞坏死堵塞管腔,分泌物在管腔内积聚,无法排出而形成囊肿[3],囊肿内容物容易继发感染。单纯性囊肿一般为良性病变,但其具有多发性且有一定的恶变率,其癌变多见于导管上皮增生(主要是不典型增生)和乳头状瘤病[4]。目前对乳腺囊肿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多数对症治疗、观察随访,或采用穿刺抽液,或抗生素治疗,或直接手术的方法,但乳腺囊肿易复发,以上方法均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心理及经济负担。黄世长研究发现可触性乳腺囊肿患者不管囊肿切除与否,10年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均相同,发生率为2.7%。且其发现乳腺囊肿切除术不会降低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5]。
单纯性乳腺囊肿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与皮肤无粘连,中医属“乳癖”范畴。而继发感染时,可见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患侧腋窝有淋巴结肿大,中医又可归属于“乳痈”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引起。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郁侮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则血瘀,气滞痰浊血瘀互结与乳络,乳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郁而化热,引发痈肿。本院自制小叶增生方疏肝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治愈人数也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中草药治疗组的上升趋势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综上,中草药治疗组对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也进一步证明了小叶增生方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1]沈镇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北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8-139.
[2]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3-74.
[3]吴亚群,薛新波.乳腺肿瘤[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5-206.
[4]肖红,楼丽华,许红霞.30例乳腺囊肿伴不典型增生病免疫组化指标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08,17(15):2304-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