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政教授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2012-05-16 03:31黄建新黄文政
天津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方用外感风寒

黄建新,黄文政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黄文政教授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黄建新,黄文政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简 介:

黄文政(1941-),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一五全国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专家,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首届天津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肾脏病临床及科研,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先后赴美国、法国、日本、缅甸及台湾省进行访问及学术交流,共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4部,培养博士生15名,硕士生18名,徒弟4名,国家优秀临床人才12名。

外感发热;临床经验;黄文政

黄文政教授从医5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对外感发热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兹将其临床治疗外感发热经验简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外感发热一年四季均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系因感受风邪、肺卫失和而致。轻症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而发,谓之冒风、伤风;重症则为感受非时之邪,如冬令当寒而暖,春季当暖而寒等,谓之重伤风;更有郁热伏蕴于内,风寒感受于外,内外相引,表里俱病者。

因四时六气不同,体质强弱差异,外邪入侵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袭,以致卫表失和,肺失宣降。其轻症多见风寒、风热、暑湿之证,如风寒或挟湿邪侵犯,则皮毛闭塞,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或挟暑、燥之邪,则皮毛疏泄,肺失清肃。若重症则常见内有郁热,外感风寒,邪正交争,病及三阳;或邪伏募原,复加时令之邪,内郁而不得透达;或感受风寒,郁而化热,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或邪热化毒,深入营血,传变迅速,不一而足。

2 辨证

2.1 轻症

2.1.1 风寒束表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疼痛,咳嗽流涕,鼻塞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2.1.2 风热侵袭 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口渴,咽喉肿痛,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

2.1.3 暑湿伤表 除风热见证外,尚有口黏,胸满恶心,腹胀,便溏不爽,尿赤,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2.2 重症

2.2.1 内有郁热,外感风寒,三阳合病 高热憎寒,热时欲掀被褥,寒时齿战覆厚被而不能解,头痛无汗,口渴鼻干,身痛,目眶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浮滑而数。

2.2.2 邪伏募原 恶寒发热阵作,午后热甚,身肢重痛,头眩沉重或痛,心烦,胸胁胀满,口中黏腻,舌红苔白厚或如积粉,脉弦细或弦滑。

2.2.3 邪热壅肺 恶寒已去,发热渐高,有汗或无汗,咳嗽喘息气急,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鼻痛唇青,舌红苔黄,脉滑数。

3 治疗

3.1 轻症

3.1.1 风寒束表 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桔梗、柴胡、前胡、茯苓、甘草、生姜、薄荷。挟湿重,头身痛重,胸满恶心,加苍术、厚朴、藿香、紫苏、半夏、陈皮。

3.1.2 风热侵袭 治宜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桔梗、牛蒡子、竹叶、甘草、鲜芦根。咽喉肿痛加板蓝根、大青叶、射干、马勃;目赤头眩,加桑叶、菊花;大便干燥加黄芩、瓜蒌、玄参。

3.1.3 暑湿伤表 治宜清暑解表祛湿,方用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衣、金银花、连翘、荷叶、六一散。暑湿较重,肢体疼痛加藿香、佩兰、豆豉;暑热重加青蒿、黄芩、黄连、竹叶;内湿重,口黏,便溏苔白腻加白豆蔻、薏苡仁、半夏、苍术。

3.2 重症

3.2.1 内有郁热,外感风寒,三阳合病 治宜辛凉解表,清泄郁热,方用柴葛解肌汤。柴胡、黄芩、葛根、生石膏、羌活、白芷、赤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郁热重者合升降散,蝉蜕、僵蚕、姜黄、大黄;挟湿热重者加厚朴、槟榔、草果。

3.2.2 邪伏募原 治宜达原泄浊,和解表里,方用达原饮加减。柴胡、黄芩、厚朴、槟榔、草果、知母、赤芍、甘草。舌苔厚如积粉,湿浊重者加枳壳、青皮、荷梗,去知母、赤芍。

3.2.3 邪热壅肺 治宜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方用麻杏甘石汤加味。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桑白皮、葶苈子、黄芩、金银花、连翘、芦茅根、全瓜蒌。痰黏加浙贝母、冬瓜子、竹茹;便秘加大黄。

4 典型病例

例1 患者男性,30岁,2011年9月10日初诊。

主诉:发热恶寒,咳嗽,咽痛1周。

病史:由1周前劳累汗出受风所致,发热恶寒38.2℃,咳嗽,头痛,咽痛,身肢疼痛。经某医诊为风热感冒,应用银翘散合升降散治疗1周未效,故来门诊就医。就诊时发热37.6℃,微恶寒,咳嗽,咽喉肿痛,身肢酸痛,舌红苔薄黄,脉象浮紧。

辨证: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 10 g,防风 10 g,羌活 10 g,独活 10 g,川芎10 g,桔梗 10 g,枳壳 10 g,前胡 10 g,柴胡 10 g,茯苓10 g,甘草10 g,生姜2片,薄荷6 g(后下)。2剂,水煎2次,共300mL,分两次服。

二诊:2011年9月12日,服药两剂,热退36.5℃,恶寒罢,恶心及头身酸楚已消,咽喉肿痛减轻,舌红苔薄白,脉缓。风寒已解,嘱静养数日以善后。

按:此案见证虽多风热表证,但用辛凉之剂未能取效,关键在于脉浮紧,仍为风寒表证,以辛温解表不但热退,恶寒罢,且肺胃诸症随之消失。可见,外感表证,舌诊之外,脉象尤为重要。脉浮而紧,与脉浮而数之间仅一字之差,治法、方药及疗效则迥异。导师认为,表热与表寒同时存在时,应先用辛温一二剂后再用辛凉,表邪方可尽解。若早用或过用寒凉之物,常使表邪难解,外感病症缠绵至1周,甚则1个月者并不少见。

例2 患者女性,48岁,初诊2008年2月12日。

主诉:发热憎寒1个月余。

病史:2008年1月初因受凉致发热恶寒,胸腹胀痛,身肢疼痛入住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6×109/L,血红蛋白120 g/L,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未见异常,腹胀脐下有一突出物,B超检查疑有肿物,曾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肿瘤待查。输注头孢类抗生素2周,后改用泰能以及各种对症治疗1个月余,发热渐升41℃,憎寒,应用激素及物理降温及肛内消炎痛等治疗,仅能维持数小时,体温复升至41~42℃,于2月12日,应家属之邀,延请导师会诊。

诊查:壮热,午后尤甚达41~42℃,憎寒,口苦而渴欲饮水,但不多,胸腹胀满,脐下按之硬,身肢酸楚,纳呆,面色苍黄,颧赤,精神倦怠,时烦躁,小便赤,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腻中黄糙,脉象弦滑而数。

辨证:郁热挟湿,风寒束表。

治则:解肌清热,透达伏邪。

处方:柴葛解肌汤合达原饮、升降散。柴胡25 g,黄芩 12 g,葛根 15 g,淡豆豉 15 g,厚朴 10 g,槟榔10 g,草果 10 g,蝉蜕 10 g,僵蚕 10 g,姜黄 6 g,大黄6 g,生石膏 30 g,羌活 10 g,防风 10 g,知母 10 g,赤芍10g,升麻10g,甘草6g。2剂,水煎2次,共300mL,分两次服。

二诊:2008年2月14日,服药2剂热降至38.5℃,午后复升至39.8℃,脉证如故,导师认为病重药轻,故拟前方施以重剂。柴胡30 g,黄芩15 g,生石膏60 g,葛根 30 g,白芷 10 g,厚朴 15 g,槟榔 10 g,草果 10 g,蝉蜕 10 g,僵蚕 10 g,姜黄 10 g,大黄 10 g,金银花 30g,连翘 30g,薄荷 10g,赤芍 15g,升麻 10g,知母10 g,甘草6 g。2剂,水煎2次,共300mL,分两次服。

三诊:2008年12月18日,上方服药1剂壮热即退37.5℃,憎寒罢,汗出微微不断,胃纳增,大便畅,小便色赤,身肢已爽,继服3剂,热退36.5℃,身凉润,腹部肿硬已消,B超未见异常,舌红苔薄,脉来沉缓,导师遂拟加味栀子豉汤清解郁热,1周后治愈出院,再予益气和中之剂,巩固疗效。

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此案郁热在里,风寒外束,热不透达,势及三阳。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此案非细菌感染,故令无效。而邪热弥漫表里上下,复挟湿浊之邪,故缠绵难解,非用重剂表里双解,上下分消,则邪难尽除。柴葛解肌汤重在解肌,达原饮重在透达湿热之伏邪,升降散则为轻清透达,上下分消之剂。三方合用,邪热无留藏之地,故能尽祛。病势急重,拖延日久,非重剂不能奏效,故方中用量较常用量数倍之多,否则闭寇留邪,则后果难以设想。

例3 患者男性,38岁,初诊2010年8月18日。

主诉:发热,胸痛1周。

病史:1周前因受凉,致发热恶寒,口苦,胁肋胀满,头眩胀痛,血象未见异常,白细胞5.2×109/L,血色素130g/L,某医予以头孢类抗生素1周,非但无效,体温反而升高,午后达39.5℃,故来院就诊。

诊查:发热微恶寒,午后潮热39.5℃,头晕沉重时痛,胸胁胀满,身肢沉重痛楚,口苦而黏腻感,烦躁,大便溏而不爽,如面酱色,小便赤,舌红苔白腻,脉沉细。肺部X线片未见异常。

辨证:湿热邪毒,内伏募原。

治则:清热化湿,透达募原。

处方:达原饮加味。厚朴10 g,槟榔10 g,草果10 g,柴胡 15 g,黄芩 10 g,赤芍 10 g,知母 10 g,甘草 10 g,葛根 15 g。3剂,水煎 2次,共 300mL,分2次服。

二诊:2010年8月21日,服药1剂,热仍至38.2℃,恶寒已去,继服2剂,热退,头晕胀消,胸胁胀消减,身重亦消,37.2℃,口苦减,仍黏腻,舌红苔微黄,脉弦滑。

此时热已透达,而余热未尽,治宜和解清热,化湿和中,方用蒿芩清胆汤化裁。青蒿15 g,黄芩10 g,半夏 10 g,赤苓 10 g,枳壳 10 g,竹茹 10 g,青黛 3 g,六一散10 g,豆豉15 g,白豆蔻6 g。3剂,服法如前。

三诊:服药热已退净,36.5℃,口中和,胃纳增,二便转常,舌红苔薄白,脉沉缓,嘱静养以巩固疗效。

按:邪伏募原,实际上就是湿热之邪伏藏于气分,留连不解,舌苔厚腻,或白如积粉是具体特征。湿热之症脉应濡滑而数,其脉反沉,此正是邪伏于内不能透达于表的明证。导师于临床凡见发热苔腻,脉反沉弦者,概用达原饮治之无不取效。而余热未尽者,又常用加味栀子豉汤,或蒿芩清胆汤治之,以求除邪务尽之意。

例4 患者女性,46岁,初诊:2010年9月23日。

主诉:发热,咳嗽1周

病史:1周前因气温骤降而感受风寒,高热39.8℃,恶寒无汗,头身痛,周身酸痛,血常规白细胞6.2×109/L,中性78%,X线片见右肺下纹理增粗,某院诊为肺炎,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1周,热未退,壮热41℃,微恶寒,汗出,咳嗽,气喘而急,痰少色黄不易咯出,故请导师会诊。

诊查:壮热39.5℃,汗出不恶寒,咳喘气急,鼻翼煽动,痰少色黄,不易咳出,面赤,烦躁,舌红边尖赤,苔黄糙,脉滑数。

辨证: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治则:清热解毒,泻肺平喘。

处方: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10 g,杏仁10 g,生石膏 30 g,黄芩 10 g,桑白皮 15 g,葶苈子 15 g,金银花 30 g,连翘 30 g,桔梗 10 g,大贝母 10 g,瓜蒌30 g,甘草 30 g,地龙 15 g,大黄 10 g,板蓝根 30 g。紫雪散,1瓶送服。3剂,水煎2次,共300mL,分两次服。

二诊:2010年9月26日,服药1剂,热减38.2℃,汗出,咳喘减轻,胸痛已轻,又服2剂,热渐退37.5℃,咳喘未作,痰出渐爽,胸胀痛消,大便已畅,小便色黄,惟时觉烦躁,胸满,纳差,恶心,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此肺胃余热未尽,拟加味栀子豉汤以清解余热。淡豆豉 15 g,炒栀子 10 g,连翘 16 g,金银花 30 g,青蒿 15 g,黄芩 10 g,厚朴 10 g,桔梗 10 g,枳壳 10 g,薄荷6 g(后下),炒莱菔子15 g,白豆蔻10 g,白茅根30 g,六一散10 g。3剂,服法同前。

三诊:2010年9月29日,服药热退36.4℃,烦热恶心消失,胃纳增,舌红苔薄白,脉缓。X线片两肺未见异常,嘱静养以善后。

按:此感受风寒在先,郁而化热在后,热毒壅肺而致高热、咳喘,应用麻杏甘石汤的同时,重用桑白皮、葶苈子,意在泻肺利气。在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的基础上,泻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通下,诸药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导师的独特经验,尤其老年人高热、咳喘,单用抗生素疗效欠佳时,加用此方,改善肺之通气功能,往往收到显著疗效,且屡用屡验,不必虑其药力猛峻。

R249.8

A

1672-1519(2012)03-0217-03

黄建新(1969-),男,工程师,名老中医传承人,主要从事医院网络管理工作。

2012-02-14)

猜你喜欢
方用外感风寒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冬读古诗御风寒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天气冷了,孩子感冒一定属风寒吗?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