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 湖北省荆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448001
临床医学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和城市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要求学生能处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外,还能在社区开展以健康为中心的一体化服务,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而我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为1∶50 000,单靠口腔科医生来防止牙病是困难的[1],解决的捷径是必须加强医学院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因此,了解临床医学专科生自身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科班203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13人,女90人,年龄18~21岁。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集中问卷调查,两次问卷内容完全相同,健康教育前发放调查问卷203份,回收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9.5%,健康教育后发放调查问卷203份,回收20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
1.2.2 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束后,由口腔专业教师对调查对象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采取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辅助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时间为半年。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包括龋病和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窝沟封闭剂防龋术、牙菌斑的形成等;另一方面为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牙刷、牙膏的选择及定期口腔检查等。
1.3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2.1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 学生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多数的学生在健康教育后认识到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及预防,知道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是正确刷牙而不是靠牙医洁牙。见表1。
2.2 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比较 教育前学生保健态度和行为较差,能正确掌握刷牙时间和方法的只有50%,能正确使用牙线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教育后学生的口腔保健态度及行为有明显好转,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结果显示,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在健康教育前、后有显著性区别。教育前知晓率较低,可能与临床医学学生在校教育主要以学习内、外、妇、儿大临床知识为主,对专业性较强的口腔知识知之甚少有关。教育后知晓率有显著性提高,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利用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时所具有的权威性,向农村社区居民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表1 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n(%)〕
表2 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对比〔n(%)〕
结果还表明,口腔保健态度、卫生行为在口腔健康教育后有明显改变。教育前口腔保健态度及卫生行为低,可能是不知而不行。教育后口腔保健态度和就医行为有所改善,但也有个别同学存在知而不行的问题,因此在对临床专业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时,必须在“知―信―行”模式中强化动机与结果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口腔保健知识迅速转化成信念,变成自觉自愿的保健行为[2]。专科生拥有正确口腔健康行为不仅受益自己,还能指导社区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有助于改善个人口腔卫生,促进口腔健康。
我国口腔卫生服务的战略总目标是21世纪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提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按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实施口腔健康维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养防、以防促治”的牙防十六字方针。而目前的口腔医疗保健机构都集中在城市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农村社区基本没有口腔专业人员。针对国内口腔医师缺乏的问题,医学院校应该把口腔健康教育课与临床医学的专业课同步进行有助于建立完整的口腔卫生知识体系,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毕业后由他们协助或替代口腔医生依据社区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口腔健康宣教内容及计划,可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周围人群进行宣教[3],使人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口腔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无疑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十分期盼的。
[1]荣文笙,王胜,杨池军.牙医学院与非牙医学院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保健态度和行为〔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2):715-718.
[2]李颂,徐燕.医学院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307.
[3]李洋,陈良,叶葶葶,等.社区参与原则在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0):1252-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