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必高于生活

2012-05-14 16:52康慨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托克马克斯虚构

康慨

马克斯·弗里施生前是整个德语文学的明星,死后成了瑞士的国宝。他对国家的鞭笞,国家对他的敌视,曾经持续了四十余年,终于以死神为媒,达成了和解。1991年,他入土为安,不再多嘴;2011年,逢去世20周年和出生100周年,举国纪念,至为隆重,且持续整年。

官方统计,弗里施是当今读者最多、销量最大、译本最多的瑞士作家。因此,今年1月,四部弗氏小说——《彬,北京之行》《蒙托克》《人类出现于全新世》和《蓝胡子》——同时在中国出版,自然有其重大意义。加上早前译入中国的《施蒂勒》和《能干的法贝尔》,弗里施的小说已经能够以一个相对清晰的面貌,呈现于我们面前。

《蒙托克》是其中非常特别的一本,特别之处在于它无比伦比的诚实。小说写一位瑞士老作家访美,结交年轻的美国情人,身体交流丰富,语言交流贫乏,由此不断陷入潮水般的回忆。

“读者,这是一本说真心话的书。”他在此书前言中向读者挑明,“我是我所描写的我,不是任何别的人。”此书女主人公琳恩的原型,便是弗老先生1974年访美签售时,在纽约蒙托克邂逅的女陪同爱丽丝·洛克-凯里。他在书中语调苍凉地描写她赤裸的身体,回忆自己的妻子们和情人们,包括“(希特勒时代)从柏林来的那个犹太新娘凯特”、第一个妻子格特鲁德、“过迟结束的资产阶级婚姻”和前妻玛丽安娜,以及“三个我曾经爱过的女人的四次堕胎。其中三次堕胎无疑是对的,但从来都不是没有惊恐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让弗里施百依百顺的情人、奥地利的国宝级女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我们最后一次相聚是在1963年的一个上午,在罗马一家咖啡馆里。”书中写道,“我听说她在那套叫‘长命树之家的套房的一个上锁的抽屉里找到了我的日记本。她看了我的日记后便把它烧了。我们没能经受住最后结局的打击。我们俩谁也没有。”

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当属虚构,然而在《蒙托克》中,弗里施决心将虚构放弃。叙事者马克斯如此阐述自己的写作方针:“是的,要用自传形式;不虚构人物,也不虚构比实际情况更有示范性的情节,不给虚构臆想留有余地。为了对社会负责,也不为他的写作辩护,也不传递什么信息。他也没有什么信息,但他照样生活。他只想写写他的生活(也不会全然不顾他提到名字的那些人)。”

小说家,也许还有读者,往往本能地追求高于生活的体验,弗里施却抛弃了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固有观念,《蒙托克》证明,一种既不高于也不低于生活的文学是可以存在的。它甚至不是莎士比亚所谓的“镜子”。在这里,文学就是生活本身。弗里施早先也写过多部高度自传性的小说,但是在《蒙托克》之后,在生活面前,他发现了过去的自己是何其“懦弱”。

“不虚构”的立场不仅意味着作者放弃了任何美化生活、历史乃至思想的借口,也逼使我们在这本书面前正襟危坐,更严肃地投入阅读。当然,它并非没有技巧——语言上的、结构上的和取舍上的技巧,这既是其文学品质所在,也是《蒙托克》不可以被视同自传的原因所在。无论如何,《蒙托克》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实验。它以罕见的跨度,打破了一个看似永恒而不可逾越的界限——它如此美妙,又如此惊心动魄。

《蒙托克》

作者:[瑞士]马克斯·弗里施著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定价:25元

《中国2012:寻找真实的成长》

主编:胡舒立

出版: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38元

作者团队包括吴敬琏、郭树清、陈志武、胡祖六、任建涛、谢国忠等经济学家,围绕“2012中国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主题,为读者厘清国家和社会未来走向。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

作者:许纪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39元

经历了90年代的思想大分化后,启蒙路径受到各方的挑战。作者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回答接下来的启蒙路径如何走的问题。

《东京下町职人生活》

作者:[日]北正史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45元

根岸地方属于东京都台东区,至今仍保留着江户时代的“下町”风貌。作者以访谈的方式记录了该地八种职人或艺匠自父辈传承下来的手艺。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作者:[英]玛琳娜·柳薇卡

出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定价:32元

小说讲述一对姐妹驱逐老父年轻的、风骚妖艳的淘金者女友,从而揭开了家庭的秘密,揭露了欧洲五十年的黑暗史。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作者:杨照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39元

作者以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

猜你喜欢
托克马克斯虚构
虚构
虚构的钥匙
小老鼠马克斯在动物园
虚构
黑乌鸦托克
徒托克的花儿
傻瓜托克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