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bear
在中国古史中,似乎有这样一种规律:试看春秋越国的文种,西汉的韩信、英布、彭越,隋朝的高颎、杨素,唐朝的刘文静、长孙无忌,宋朝的石守信、王审琦,明朝的李善长、徐达、蓝玉,清朝的鳌拜……他们的命运,真是让人感叹亦歔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君上的猜忌。他们担心,这些能攻善战、足智多谋的功臣们难以驯服,会给自己或将来的继承人带来威胁。刘邦对韩信一直怀有畏惧,战争时期,他想方设法限制韩信的权力。战后他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过十万罢了。”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段对话反映了刘邦的不自信和韩信对刘邦的轻蔑,试想刘邦能容忍并留下他吗?朱元璋曾大肆屠戮功臣,他自信有能力驾驭这些功臣,可他担心自己的接班人太软弱,故其不得不以自己的余威,为儿孙的未来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这代价便是数万功臣的冤魂。
其次,是对夙怨旧仇的秋后算账。那些开国的功臣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心悦诚服,早先或是自立山头,或是追随别人,或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总有那么点疙疙瘩瘩。战争时期,正是用人之际,君上对这些手握兵权的臣下也得罪不起,只好表现出一副虚怀若谷、豁达大度的王者气派,其实心里早就结上仇了,一旦江山坐稳,就该新账老账一起算了。韩信在刘邦处于困境之际,不仅没有及时赶来救援,反而要求赐封自己为齐王。当时刘邦就要骂娘,是张良暗中踹了他一脚,提醒他,他才忍下这口气,但仇是记下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恩恩怨怨的后果,都可以从其历史中找到前因!
当然,也有居功自傲、桀骜不驯、自触法网的,如唐朝的侯君集,本是一个地道的武臣,同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却非同寻常。此人生性贪鄙,在一次平定少数民族之乱后,他因私吞大量财物,被捕入狱。唐太宗接受了大臣的意见,释放了侯君集。可他从此心怀不满,乘机调唆也受到唐太宗惩处的太子詹事张亮造反。唐太宗知道后却将这件事压了下来,对待侯君集一如往昔。
太子李承乾顽劣不堪,不为唐太宗所喜,他想要谋害父皇,知道侯君集怨气未消,便拉其入伙。侯君集伸出自己的大手对承乾说:“我这双好手,当为殿下效劳!”这件事后来暴露了,唐太宗还想保全他的性命,大臣一致反对,像侯君集这样的人是罪有应得。
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矛盾也是一个原因。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内弟,又是他的第一大功臣,两人还是布衣之交。唐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时,又是他力赞其事,并竭尽全力维护李治的地位。唐太宗临终时,以他为第一顾命大臣,对太子李治说:“有无忌、(褚)遂良在,你就无须为天下事担忧!”又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死后,别让人谗毁他!”说罢溘然长逝。当时李治抱住长孙无忌的脖子失声痛哭。李治即位后(即唐高宗),对他这个舅舅十分倚重,所进谋议,无不采纳。可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他同李治意见相左,尽管李治和武则天不惜重金收买,他不为所动,遭到李治的疏远和武则天的嫉恨。于是奸臣许敬宗乘机进谗,说:“无忌与先帝谋取天下,天下服其智;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并造谣说,如果长孙无忌谋反,振臂一呼,同恶云集,朝廷便危险了,要求李治快刀斩乱麻,尽快剪除。那个昏庸的“妻管严”皇帝竟然不加审问,便将长孙无忌流放至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后许敬宗派人逼其自杀。
当然,并不是所有功臣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是喜是悲,主要取决于最高掌权者的好恶和功臣自身的智术。
【选自凤凰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