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谅的心态读读《我不原谅》

2012-05-10 10:07刘长兴
天津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原谅一流考试

■刘长兴

用原谅的心态读读《我不原谅》

■刘长兴

最近,有一本叫做《我不原谅》的书很火,热议至今不断,甚至有些专家也进行“围观”。原因很简单,一是这本书抨击了咱们现行的教育,而且近乎是一种“猛击”,于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乃至忧思;二是这本书出自仍然在学的青年,而且似乎是一个“愤青”,于是又激起了人们的同情或是反感。

《我不原谅》的作者钟道然,是个毕业于一流中学又升入一流大学的学生。这里所说的一流,绝不是一般的“一流”。人家既没有“吹”,也不靠“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社会公认的“一流”,更是众人追慕的“一流”。按说,这位钟同学如此顺风顺水,真应该独享“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幸福。可谁也没料到,他偏偏不那么想,非但没有觉得获得这个“幸福”的幸运,反而和大家认为的“幸福”翻了脸。“中国教育让我痛苦、让我无奈、最后让我麻木,我也曾抗争,抗争完了忍耐,忍耐到最后就成了顺眼。”“它把我的青春夺走了,这就跟杀了我一样。”“我不能原谅中国教育,永远不能。”书中的这三句话如果连在一起,好像是有深仇大恨。那些过激情绪之下的过火且过头的描述,那些尖锐批评之中的尖刻、尖酸的言辞,你对他肯定也会“愤”上一把:这不是“冤大头”碰上了“白眼儿狼”吗?咱们累得快吐血了,人家一点儿不领情!但是,在静下心来读完以后,特别是再静下心来思考以后,你肯定又会“奉告”同行,还是用原谅的心态读读《我不原谅》。

这种“奉告”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出自年轻人之手,还至少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们的确需要认真反思。这本书用了一个副标题“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副标题中用的“批评”二字无疑值得商榷;但其后用的“反思”确实不能忽视。你想,就连钟同学这样一个家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接受了咱们的教育,而且是“一流”的教育之后,竟然不买账了,甚至要“宣战”了,能不反思吗?学生的种种“逆反”早已不是个别现象,坊间的种种质疑声也早已不是个人观点,能不反思吗?

别的不说,钟同学把咱们的教育概括为“标准化”的“生产线”,且由此归纳出为保证“产品规格——标准答案”,强力落实的两个环节:“一是背书,二是做题”,最终提炼出“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的价值判断。这套“理论”虽不精准,但切中要害。不管怎样,正如钟同学说的,“喜怒哀乐随着考试分数起伏变化,考好了眉飞色舞神采奕奕,考砸了眉头紧锁垂头丧气,好像这辈子就是为了考试活着”,应该是不少学生的现状。考试确实把人们“号召”起来了。你说你的素质教育,我干我的应试教育。个别学校甚至连仅有的遮盖都掀掉了,美其名曰“内紧外松”。其实,对外一点儿也没“松”过。尤其是对上级汇报,生怕漏掉了“应试”的业绩。如是这般,别说全面发展,就说健康状况,也很令人担忧。细想起来,就是换来“升学率”,与用环境、资源的代价换来GDP,实际上并没有质的区别。如果说这些还算“正常”的话,那么诸多“非常”更需要反思。书店已经被教辅书“攻下”了半壁江山,听说“陪读楼”又成了择校生催生的“新兴地产”……考试的“衍生品”泛滥在一些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已经形成“顽症”。谁也想不到,两件“反常”的事儿不久前又被媒体披露。先是北京最大的考研培训机构——“启航”,再创“押题”神话,说是“政治、英语再次命中考题100%”,以此显示“实力”,看了实在吓人。“押题”自古有之,本来并不稀奇。人们想碰碰运气,也无可厚非。真能押上题的,其实也是少之又少。怎么可能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其后,“华罗庚数学竞赛”又遭“爆料”,4道考题赛前一天就挂上了网。转天,组委会承认“泄题”,并报警调查。其实,这两件事的个中奥妙,谁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题海战术”真是重在“战术”。可是,一旦这种“战术”被市场化运作,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不要说咱们急需的创新型未来人才培养不出来,就是钟同学深恶痛绝的“标准化”的“生产线”,恐怕也难以维继了。面对这些“正常”、“非常”和“反常”的现象,我们能不反思吗?

二是他们的确很有社会责任。钟同学的这本书是写“他”的,更是写“他们”的。“他们”倾诉委屈、愤懑乃至怨恨,并不只是为了发泄,更重要的是想表达“他们”的心愿、希望乃至期待。“我相信,无论是‘教育是立国之本’的国策,还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愿,中国教育都必须改”,“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读到此书的所有人,如果你还在乎青年人的未来,如果你还在乎整个民族,如果你还在乎国家的未来,请你承担起推动中国教育进步的责任”。谁读了这两段话,都会有冲动般的共鸣。对这一代“90后”孩子的理解也会油然而生。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他们”更期待咱们勇敢地担当起这个社会责任,“推动中国教育进步”。而且,“他们”深知咱们这种担当的痛苦和艰难,因为这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修正甚至是自我革命。所以,“他们”愿意和咱们一起担当。

为此,钟同学做了大量研究。尽管研究的过程未必那么严谨,结论未必都很正确,建议也未必非常合理,但是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和咱们一起担当。当然,钟同学对美国教育的过多赞誉,咱们肯定或多或少感到有些“不爽”,可他似乎在设法阐述一个独到的见解——文化确有差异,规律没有国界。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美国的经验和成果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咱们可以选择、分享和借鉴。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钟同学才过多地介绍了美国,并“过分”地质问咱们,甚至为咱们陈旧的课程设置和“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咱们不仅没能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反而联合家长向学生施加压力,表达了强烈不满。其实,咱们对此也有“同感”。尽管“同感”后面还有无奈,但这也是对违背规律后果的焦虑。这种焦虑不正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吗?

就拿钟同学“不满”的课程设置来说,十多年前启动课程改革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由“窄而深”转向“宽而浅”的原则。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在打基础。基础“宽”些,便于学生接触更多的领域,既满足了兴趣需求,也促进了全面发展,还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基础“浅”些,又能集中力量比较扎实地掌握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钟同学所列举的美国课程再丰富、再精彩,也没有离开这样的思路。可谁会想到,“考试”的功能由“诊断”异化为选拔以后,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扭曲了课程改革的初衷。你拿不出超课标、超课本的考题,就达不到考试的目的。可是,只要这样的考题“冒”出一道,教师就会找来数十道甚至数百道,丢给学生反复“训练”,课程要求自然就越发“深”了。至于民间“自愿”的学科竞赛,就更“深”得没边儿了。一位久经赛场的学生家长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五年级在考初二的题”。与此同时,一些“潜规则”又随之风行,那些被称为“副科”的非考课程以及被称为“闲白儿”的课外活动,逐渐被边缘化了。原本挺好的课程设计,就这样经过不断“瘦身”,由“宽”变“窄”了。要说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莫过于由此制造的失败情绪,正是这种情绪夺走了不少学生的信心。难怪“比较勤奋”、“缺乏挑战”已成为留学生输入国评价咱们学生的“高频”词语。没有信心,怎敢“挑战”?其实,咱们虽然无奈,也没放弃努力。那些好的典型都是在落实国家规定、规范办学行为、推进高效教学、落实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创新逐步成形的。当然,大家更期望对改革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各方面能够再多给力。但是,谁都不希望“缺乏挑战”的评价还这样“高频”下去,因为咱们心里也装着社会责任。

有人说,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话挺有分量。其实,教育改革又何尝不是如此。咱们这样一个教育大国,已经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这是伟大的历史成就,继续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更是伟大的历史使命。当前,提高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到底怎么认识质量,这才是水“深”之源。据说,最近上海提出了一个“绿色指数”,作为解决学习投入过大、心理压力过大问题的对策。他们能在PISA夺冠以后作出第一反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实在令人振奋。这种举措的意义已远远超过PISA夺冠的成功。看来,咱们在以“原谅”的心态读了《我不原谅》之后,真应该对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做更加实实在在的理性思考,坚定“深水区”教育改革的信心。

(责任编辑 韩瑞新)

猜你喜欢
原谅一流考试
关注一流学科
原谅他人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真正的原谅
人不可“只会原谅自己”——不会自省就是“自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原谅别人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