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芸
语文,为生命增加质感
■刘春芸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教育是生命之于生命的示范、洞察、引领、浸润、启悟与呵护,亦是生命间的互助成长与彼此成就。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优化生活品质,增加生命质感。
●教学是共同目标下的合作行为。是教师之于学生的释疑、传授、点拨、启思;是学生之于教师的效仿、承传、切磋、超越;是彼此的自我解悟、自我创造与自我超越。
激情而宁静,丰厚而干练,诗意而恬淡——这是春芸老师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她从生命的高度观照教育,关注生命成长,致力于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完善,教育学生热爱生命、优化生命品质。她对教育教学永远充满着生命的激情与思考。
她带领全组教师践行“大语文”教育思想,打造学校“大语文”学科特色。担任语文周舞台展演总策划、校园文学刊物《汉风》总编、学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板总设计、辩论会后台指导……她对工作精益求精,卓越是她永远的追求。
她业务精湛,课上得漂亮;她勤于研究,笔耕不辍,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参与编书10多部。春芸老师还有着作为语文教师的诗意与恬淡,朋友间、师生间常有诗词文章唱和,雅趣翩跹,文采斐然。
愿春芸老师继续游走在她的激情与宁静、诗意与恬淡间,享受她的教育之乐、生命之乐,不断实现自身生命的攀升与超拔!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校长 王延瑞)
我之谓“语文”乃“语文教育”,而非较为窄化的“语文教学”;我之谓“生命”乃人宝贵至极的仅有的一次游走于世间的历程;我之谓“质感”乃“品质”、“品位”之说。
我不敢妄谈语文究竟是什么,但我很想说说语文能给生命带来什么。教育只有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出发,才能展现出它的无尽魅力;而语文教育对生命的关爱,应该表现在对生命意识的唤醒和对生命品质的优化上。语文要帮助生命表达自我、沟通交流、体验感悟、涵养心灵,从而获得一种顺畅便捷、诗意丰富的高品质生活,并在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世界的交流中,获得生命精神世界的丰富,最终获得一种优化了的高品质的生命形式,增加生命的质感。
人的生命历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语文。因为总要借助文字获取所需的信息与方法的提示,比如看懂路标、读懂某个说明书;总要借助语言表达自己,听懂他人,完成有效的交流,比如问路、购物;也总要借助说话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比如送祝福、表谢意……语文,是生命个体与周围世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媒介。
1.使生命交流便捷、顺畅、无忧。
语文,会让你迅速领会联通广告语中那句“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的丰富内涵;语文,也会让你为朋友的那句“我差点没掉到河里”抑或是“我差点掉到河里”同样感到一丝安慰;语文,还会让你明明白白地读懂一份合同,不会让你因不能区分“定金”与“订金”、不能区分“终止合同”与“中止合同”而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语文,可以使生命交流更加便捷、顺畅、无忧。
2.使生命交流谐趣、诗意、动人。
生命需要情趣与诗意,而语文便可以实现对生命平淡乏味生活的摒弃和对情趣诗意生活的发现与创造。语文,可以在平淡乏味中赋予生命以趣味与诗意。
“俗人总是为俗缠,纵伴诗骚也枉然。庠序劳罢回家转,柴米油盐灶台前。为师亦为他人妇,相夫教女难忘言。结庐人境心难远,雅趣难以舞翩跹。”灶台前的牢骚化为陋句七八,不知为平淡的生活平添多少趣味!“数摇柔翰总无功,常恨腹中学理空。听君妙解问题论,如逢春意在寒冬。”滨海名师培训,得胡君惠闵教诲点指,醍醐灌顶,情不自禁,走笔于纸笺的俗句,曾道出多少求学同人的心思与感动!久病在家,须眉弟子化身思妇的一首“良人相语似昨夜,妾待君归复几时。园中花开又花落,天边月盈复又亏。楼头花笑独眠日,镜中衰鬓填几丝。要劳柳毅传信去,鱼龙凭书几时归”的小诗,不知比直白的问候与想念要多出多少诗意与深情!语文,是对生命诗意与品质生活的创造。
人的生命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根本就在于人的心灵与精神。老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必须具有超远而充实的生命内涵,这是人生的根基之所在。语文教育拥有丰富生命心灵与精神内涵、提升生命品质的强大功能。
1.拓展生命视野的宽度。
从《诗经》到《红楼梦》,从《荷马史诗》到《战争与和平》,从《史记》到《人间喜剧》……文学的笔触纵横古今,包揽中外。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语文可以使生命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化与文明中赏观游走。既能遥望远古之灿烂星空,又能近观现世之皎皎明月;既能欣赏西学之严谨,又能品读汉学之蕴藉。在横观纵览中拓展生命视野的宽度。
2.开掘生命思想的深度。
读鲁迅的作品总能让你在看到底层民众生活苦难的同时,窥见他们精神上的麻木愚昧与在封建权势压迫下遭遇的种种不幸;总能让你从为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内心孤独的知识分子那里望到他们“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以及处于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进而透视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读《边城》你的目光也会穿过湘西淳美的自然风物透视到人性的美好,进而再在美好的人性背后窥视到深潜于民族心灵的某些痼疾——传统天命思想投射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深味作者所谓“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这些必然使阅读的生命个体与作家一起正视人心、人性的美善与卑污,继而探寻形成人物命运的社会与文化根源,生命思想在作家笔触的引领下被带向纵深处。
3.增加生命审美的强度。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总是与中国绘画的意境美、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律美相伴相生,在这样的艺术境界中,生命便会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灵动的笔墨艺术与古乐中的悠悠琴韵所陶醉。《西厢记》、《窦娥冤》、《雷雨》等精彩的剧本也会使生命歆享虚实相生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体验;《离骚》、《逍遥游》、《木兰辞》则展示的是生命形式的异彩纷呈与美丽……生命常流连于这样的情境中,定会被浸染与熏陶,从而拥有了发现美与创造美的渴望与能力。
4.荡开生命心胸的阔度。
“君子和而不同”给生命以包容和谐的指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给生命以默默奉献的省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生命以心忧天下的胸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是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海量气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太白不畏艰难的万丈豪情;“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东坡荣辱不惊的无量达观。以儒为师,生命心胸昂扬高远;以道为师,生命心胸洒脱超然;以佛为师,生命心胸平和包容。语文,使生命胸怀在与先贤的神交中得以荡涤、辽阔、高远。
5.积淀生命文化的厚度。
儒、道、释三教构成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所形成的中国智慧与思维更强调主体的感受和领悟,重视情感品质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情感质量,给生命心灵以陶冶,进而提升生命品质。有人说,文化底蕴的厚度决定生命的高度,那么以诸如《论语》、《庄子》、《坛经》等承载着三教文化与精神的名著以及传唱不衰的诗文戏曲、传奇小说等经典佳作为学习内容的语文教育,便可以为生命积淀文化的厚度,使生命的高度得以攀升。
6.打磨生命灵魂的亮度。
感动于屈子“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洁情操,感动于杜子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济世理想,感动于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情怀……在语文的世界里,生命灵魂就这样常被感动与打磨。在《巴黎圣母院》中生命灵魂被人性的美好与善良照亮,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灵魂被坚强与奉献渐染,在《红岩》中生命灵魂被坚守信仰的坚贞与执著震撼……在语文的世界里,生命灵魂的亮度无法不鲜亮起来。
7.提升生命境界的高度。
曹操与陶潜,一个积极入世,一个高蹈出世,人生境界看似迥异,但两位诗人的君子风范与执著于人生理想、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何等地令人钦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曹孟德居庙堂之高而心忧天下,陶渊明处江湖之远亦不失品格之高洁。无论是“达”抑或是“穷”,诗人在作品中所彰显出来的执著于人生理想、对生命意义的看重与随之表现出来的那份对自我生命的沉沉的责任感,都为后世生命提供了精神文化的营养。语文世界里,境界如彼者,不一而足,于是在仰观敬慕中生命境界便也悄然攀升。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引领生命优化生活与交流的品质,引领生命徜徉于语言艺术的长廊、文化的殿堂、精神的圣地,忘情于人类精神创造的无数美景中,让生命尽情领略其间深蕴的智慧,汲取精神与灵魂的营养,使心灵得到浸润,精神的家园得以富足,情感和人格得到陶冶,情趣素养得以提升,最终内化为成长的智慧。优化生命品质,为生命增加质感,这是语文教育的终极使命。
我推荐的书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刘新科、栗洪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檀传宝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堂中的多元智能》,Thom as Arm strong著,张咏梅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程与教师》,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