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孟的遗言

2012-05-08 03:44秦德龙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老孟工会主席追悼会

秦德龙

老孟作古了。老孟生前有个遗言,死后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要搞就搞追悼会。

这不一样吗?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有什么不同?都是人死了,向死者的遗像三鞠躬,然后把尸体推进焚尸炉,最后弄出来一捧骨灰。

但老孟觉得不一样,很不一样。老孟生前曾多次阐述过自己的主张:还是叫追悼会好,这样更显得亲切自然,因为,没有仪式感!

老孟还多次强调,自己死后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要搞就搞追悼会。

老孟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有这个想法。老孟死后,有人就把他的遗愿,正式向组织提了出来。

单位领导郁闷地说:“这个老孟,死了就死了,死了还咬文嚼字,死了还不安生,尽给我们找麻烦。”又说:“追悼会也是会议,凡是会议都有仪式感。他不希望有仪式感,难道追悼会就没有仪式感吗?”

很明显,领导的态度是不同意举行追悼会。虽然,遗体告别仪式有“遗体”二字,有“告别”二字,有“仪式”二字,不如追悼会含蓄,但实质都一样。人死如灯灭,讲究那么多干嘛?

老孟的家人坚持要搞追悼会,说老孟就这么个遗愿,一定要满足他。老孟的生前友好也表明了态度,也支持搞追悼会而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他们甚至找到领导,发表了集体宣言,如果不搞追悼会,他们将不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给领导扮难看!

领导感到这件事很棘手。老孟活着的时候,人缘很好,没少为单位出力。特别是谁家办丧事,跑前跑后,热心得很。现在,老孟作古了,如果给他开了追悼会,今后再死了人,怎么办?总不能都搞追悼会吧?再说了,上级也没这个规定啊。当下的主流意识是,无论死了谁,都不开追悼会,都搞遗体告别仪式。

领导确实很为难。俗话说,入土为安,人都死了,还是尽快火化为好。死人变成灰了,大家才能心静。

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家属随便搞去,领导不介入就是了。对,就这么办,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办法,结果将不再复杂。

工会主席把领导的意思委婉地传达了。老孟的家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他们对着老孟的遗像放声大哭。如果搞追悼会,领导将不参加,不给致悼词。这怎么行?老孟辛苦了一辈子,死后就是想让领导给说几句好话的。不然的话,老孟在九泉之下怎么安心?!

经过紧急磋商,家属做出了妥协。仪式就仪式吧,老孟死了,又看不见。老孟是组织上的人,一辈子也脱离不了组织,人死了,总该由组织出面办丧事吧。

工会主席向领导做了汇报。

老孟的家人紧锣密鼓地做着各项准备,包括拜访老孟的生前友好,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为老孟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那天,领导们都来了,生前友好也来了,该来的都来了,来向老孟告别,来给他送行。

“孟XX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的黑色横幅分外醒目,挂在老孟的遗像上方。老孟的遗体平躺在鲜花翠柏中,十分安详。单位领导向老孟的遗体三鞠躬,然后,语调悲痛地宣读了悼词。

就在老孟的葬礼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孟XX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的黑色横幅突然垂落到地面,裸露出了“孟XX同志追悼会”的黑色横幅。望着新出现的横幅,人们都惊呆了,老孟的家人则失声痛哭。

突发性事件使领导十分恼火,但又不便于在大庭广众面前发作。他们快步离开了吊唁厅,钻进了停候在路边的小轿车,绝尘而去。

老孟就这样被送走了,变成了一捧骨灰,裝进了骨灰盒。

事后,人们常说起老孟,都说老孟生前为许多人操办过丧事,但追悼会改为遗体告别仪式后,就再未见过他出面。也许,他有很深的追悼会情结,总想在追悼会上给自己留个位置。

单位领导也议论过这件事。老孟真是个食古不化的人,他早就死掉了,死在追悼会那个年代了。

责任编辑/董晓晓

猜你喜欢
老孟工会主席追悼会
聚餐
我与老孟的忘年交
“娘家人”好的留下差的走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会主席
被请客
空白
追悼会
昨晚没睡好
买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