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烜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用歌词引入所要阐述内容,很好)《歌唱二小放牛郎》用叙事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充满无比崇敬与深切缅怀的真挚感情,不仅使人听了无比悲痛,而且激励斗志,催人向前。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年少机智的民族英雄——王二小(开篇第一句已经指明介绍对象,所以此句重复,删去)。
当我们正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二小他正赶着牛去吃草;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时候,二小正边啃着干粮边四处张望,给八路军放哨;当我们还和家人撒娇的时候,他已经懂得要做一个坚强的抗日分子。(一系列对比,为下文展现二小英勇不屈的精神作铺垫。)王二小一心想要当八路军,可是他年龄太小,但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所以他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此句啰唆,对连接上下文可有可无,建议删去。)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是八路军抗日根據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作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简短的故事介绍,阐述了该歌曲的创作背景。)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既然开头指明该歌曲有催人奋进的精神,那在介绍完歌曲的背景后,就应该结合具体事例来表现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而不是还在歌曲的来由上作文章,对表现文章主题缺乏说服力。)
现在请大家允许我唱响《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因为我要把对二小的崇敬和感激(此处用“和感激”不妥,删去)之情融入这歌声之中。“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结尾还应点出“我”要向王二小学习的决心。)
【指导老师:赵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