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非谓语动词”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2-05-08 00:57李金骏
新时代教师 2012年3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初中英语

李金骏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99中学乌鲁木齐831400

【摘要】本文探讨中学英语语法“非谓语动词”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通过“探究、研讨”法进行语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法知识,为进一步运用知识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研讨法

1.前言及概述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应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研究问题。教应该服从于学,服务于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想”,启迪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而获取新知识;还要让学生“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着这种指导思想,作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其中使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探究、研讨”是教学过程的两个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水平,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这些材料是为建立概念、法则、规律服务的。上课时,教师将有关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独立去探索和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新知识。

“研讨”是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把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讲给大家听,互相启发、补充,进行交流。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从对具体的事物的认识中抽象出“概念”。“探究”基本上是学生利用实例进行的思维过程,而“研讨”则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因为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所以,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挥,尤其是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地独立思考和探索创造的良好习惯。

2.实践过程和体会

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初步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1)准备阶段: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通过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系统性,明确教学要求以及教学重、难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和组织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设计,制作学生操作材料。

(2)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探究的问题,提供有关材料,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始终沿着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去探究、去发现。

(3)探讨阶段: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性的研讨活动。在研讨中,教师也要注意研讨活动的方向,不能偏离研讨的问题,重视学生有独特见解的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进行反馈矫正,不断纠正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归纳阶段:组织学生将研讨的概念、法则、规律归纳整理,形成抽象的概念。

(5)运用阶段: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已获得的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概念、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水平。

下面具体谈谈我在教学语法知识“非谓语动词”的实践过程和体会:

2.1创设条件,激励学生自觉思维。

初中英语课本里本无此“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名称,并无系统性,要引导学生全面的归纳总结,并非易事,但其包括的动词不定式形式、动词现在分词、动名词、动词过去分词形式在初中1-3年级各册教材中却无处不在,其形式和功能的复杂多变,学生难以掌握。所以,在学生已初步并零星接触过以上所有各形式的认知前提下,为了让学生将语法更好地、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采用以旧代新引出新课题,于是为学生提供一些示例句子,让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完成各句,用正确的行为动词进行填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觉思维。

2.2设置疑问,激励学生探索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完成习题,有效地将旧知识(不定式、分词、动名词)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接着教师提如下问题:①回忆行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什么成分(功能)?②以上各题中所填行为动词有作谓语的吗?③它们均有什么特点?④你能为这些特点的动词取个名称吗?

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去探究,启动思维。学生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并层层推进以上问题,得出结论:一般行为动词作谓语。以上各题所填行为动词没有作谓语的。其特点是:不作谓语,即所给名称为非谓语动词。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质疑解疑,积极思考,发挥创造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有对有错。对有一般和独特见解的,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地肯定;虽然,答案可能很多,但抓住了以上思路,本质特点的就算正确,给予肯定。这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的教师讲授为主,生硬灌输,导致学生对这一语法项目的一知半解的弊病。而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则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2.3组织研讨,通过类比,发现异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了学习目标(“非谓语动词”)后,又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提问“非谓语动词”包括哪些形式?学生立刻想到老师所提供的示例(即所填动词的形式),有分词和动名词即V+ing形式、to+V形式、V+ed过去分词形式。通过逆向思考,分析得出结论:非谓语形式←→V+ing、to+V、V+ed(p.p)。又如提问:①你能区分哪些动词后分别用非谓语动词的哪一种形式?②你能从以上各题中发现属于相同特点类和不同特点类的吗?③你能补充认为老师还未列举到的动词吗?④能否自己分类归纳?如感觉确有困难的同学可适当参考教师的提示进行回答:

非谓语动词:to+V、to+ing V+ed(p.p)

(1)跟动词不定式的动词有:①必须跟不定式的词、词组。②必须跟不定式的句型。③必须跟不带to的不定式的词。

(2)跟动词-ing形式的词:①必须跟ing的词、词组。②必须跟ing的句型。③必须跟ing的其它词类(如介词)。

(3)跟不定式和ing均可的动词:①两者均可,但意义区别不显著的词。②两者均可,但意义区别显著的词。

(4)动词过去分词作定词的句型。问题提出后,学生便积极开动脑筋,教师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或与老师研究等研讨方式。使学生通过示例进行分析、类比、求同求异、归纳、补充,从中发现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发展。

2.4善于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各抒己见、五花八门,教师要及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条款,从中总结出“非谓语动词”语法的正确用法。只有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牢固、才系统,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从教学“非谓语动词”语法这节课来看,只要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的智慧就能得到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3.总结

通过“探究、研讨”法进行语法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启迪学生主动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法知识,为进一步运用知识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总之,“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只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仅供同行们参考并指正。要把此种教学方法用好、用活,还需要不断探索。如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