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健,杨春霞
(1.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111;2.江苏省生物活性制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8)
硒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硒蛋白P、硒蛋白W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能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心血管功能、生育、视力等有重要影响。真正发挥生物活性作用的是有机硒[1]。
锌是很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2]。有机锌可以消除无机锌对人体的副作用和对胃肠的刺激,能被人体更高效、更安全地吸收利用。
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含有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朴菇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一定的富锌、富硒能力[3]。国内对金针菇单元素富集作了大量研究[4,5],对多元素富集研究较少。
作者在此以金针菇F20为菌株,向液体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无机硒和无机锌,利用金针菇对无机离子的富集和转化功能,对二元素富集作了初步研究,并放大至50 L发酵罐,成功培养出富硒、富锌金针菇营养菌丝体。
金针菇F20,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
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电子恒温培养箱,恒温冷冻摇床,50 L全自动发酵罐,800型离心机,真空干燥箱,电子分析天平。
斜面培养基:麸皮40 g,蔗糖20 g,磷酸二氢钾3.0 g,硫酸镁1.5 g,琼脂20.0 g,水1000 mL,pH值自然。
二元素富集摇瓶种子培养基:葡萄糖 20 g,黄豆粉10 g,玉米粉 25 g,磷酸二氢钾 1.0 g,硫酸镁0.5 g,维生素B10.05 g,亚硒酸钠10 mg,硫酸锌200 mg,水1000 mL,pH值自然。
二元素富集发酵罐培养基(g·L-1):葡萄糖30,黄豆汁30(黄豆浸泡后用胶体磨磨浆离心后取汁),玉米粉10,麸皮50(麸皮水煮后取水溶性麸皮汁),酵母膏3.0,维生素B10.05,硫酸镁0.5,磷酸二氢钾1.0,豆油2.0,亚硒酸钠0.04,硫酸锌0.7,pH值自然。
1.3.1 菌丝体的培养
斜面培养:将保存在木屑上的菌种接种到新鲜空白斜面,在(26±1) ℃电子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0 d。
摇瓶种子培养:将斜面上培养好的菌体刮入灭菌的装有玻璃珠的250 mL三角瓶中,另加30 mL无菌水振荡10 min,制成菌悬液。吸取适量菌悬液至灭菌的摇瓶中,在(26±1) ℃、110 r·min-1下培养7 d。
二元素富集发酵罐培养:按接种量5%~10%接入摇瓶种子,于(26±1) ℃、罐压0.05 MPa、100 r·min-1下发酵64~70 h,得发酵液。用离心机处理发酵液,收集菌丝体。于60 ℃真空干燥至恒重。
1.3.2 二元素富集培养
(1)添加硒元素:制作不同硒含量的平板,按斜面培养基配方,分别添加0~100 μg·mL-1的亚硒酸钠(浓度梯度为10 μg·mL-1),接种菌悬液0.1 mL,于26 ℃下培养10 d,测量菌丝长度。
(2)添加锌元素:按二元素富集发酵罐培养基的配方,分别添加0~1200 mg·L-1的硫酸锌(浓度梯度为100 mg·L-1),在50 L全自动发酵罐中于26 ℃下培养64~70 h,培养结束后,收集干燥菌丝体,称重,测定菌丝体中有机锌含量。
锌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5009.14-2003;硒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5009.93-2003。
图1 添加硒元素实验结果
由图1可看出,在平板上添加10~60 μg·mL-1的亚硒酸钠,促进了菌丝体的生长,菌丝长度较未添加亚硒酸钠时明显增加;但进一步增大亚硒酸钠浓度,反而不利于菌丝体生长。可见适量的硒可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由图2可看出,随着硫酸锌浓度的增大,菌丝体中有机锌的含量不断增加,在硫酸锌浓度为1000 mg·L-1时,有机锌含量达到了最高;但生物量即菌丝体干重则在硫酸锌浓度为700 mg·L-1时达到最高。
(1)一定量亚硒酸钠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以及可溶性蛋白、氨基酸与多糖含量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6],但不同的菌种对硒的耐受能力有所差异。
图2 添加锌元素实验结果
(2)较高锌离子浓度能提高菌丝体的富锌量,在加锌量相同的情况下,金针菇对不同锌源的富集能力不同,其中以醋酸锌最好,硫酸锌和氯化锌次之[7]。这也许与醋酸锌的pH值更适于菌丝体生长有关。
以金针菇F20为栽培菌株,通过在液体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无机硒和无机锌,利用金针菇的富集和转化功能,将无机硒和无机锌转化为较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硒和有机锌。
参考文献:
[1] 杜莹,刘晓丹.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7,24(3):56-58.
[2] 陈必链,黄键.我国富锌和富硒功能食品研究现状[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9,20(1):33-37.
[3] 梁峙,吕文斌,张文林.金针菇发酵培养液的富锌能力探讨[J].食用菌,2001,(2):7-8.
[4] 孙希雯,李奇庚.金针菇富锌条件及锌结合形态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7,37(1):40-46.
[5] 刘朝贵.提高金针菇锌含量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8(4):320-322.
[6] 胡国元,李伟伟,王耀军.富硒金针菇菌丝多糖的初步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0,7(2):11-14.
[7] 黄仁术,李耀亭.液体培养富锌金针菇锌源与锌添加量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