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峰,廖国周,张红兵,廖启顺,杨建发,樊月圆,王桂瑛,程志斌*,刘绍贵
(1.大理学院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云南农业大学,昆明 650201;3.云南西南集团,昆明 650224;4.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650031;5.云南省种畜场,昆明 650212)
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不能完全被动物消化吸收,未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氮和磷元素,随粪尿排出易污染环境,养殖集约化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蛋鸡养殖是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养殖行业,因此通过蛋鸡日粮配方优化和安全优质饲料添加剂使用,研发环保型蛋鸡饲料成为当前我国饲料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1-4]。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能使畜禽充分利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农副产物,缓解玉米等饲料粮价格高涨给企业和养殖户带来的成本压力;且NSP酶制剂通过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尤其是减少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5-8]。植酸酶针对降解饲料原料中、尤其是非常规饲料原料中植酸,改善畜禽对磷的利用率,降低磷排放对环境的污染[9-10]。虽然NSP酶制剂和植酸酶的单一作用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组合使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在蛋鸡养殖方面[11-13]。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出酶类全、酶活性高的复合NSP酶制剂产品基础上,本试验进一步研究复合NSP酶制剂与植酸酶组合使用,对蛋鸡产蛋生产性能及日粮氮、磷消化率的影响,为环保型蛋鸡饲料的研发奠定科学基础[5-7]。
本试验选用的复合NSP酶制剂包括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产品中单一NSP酶活性为:葡聚糖酶102 U·g-1、木聚糖酶2 645 U·g-1、甘露聚糖酶532 U·g-1、果胶酶5 037 U·g-1、纤维素酶13 855 U·g-1。复合NSP酶制剂的添加量为1 kg·t-1[6]。植酸酶为罗氏公司生产的耐高温植酸酶(包被型),添加量为400 g·t-1。
将产蛋高峰期新罗曼蛋鸡(34周龄)1 200只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饲养于云南农业大学试验鸡场。试验分组见表1。
表1 试验分组设计
饲粮配方参考《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结合蛋鸡品种和云南蛋鸡饲料市场实际情况,饲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2。饲粮低温制粒加工成颗粒饲料。
表2 基础日粮的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试验蛋鸡笼养,自由采食、饮水,预试期7 d,正试期为蛋鸡35~39周龄,共5周。
蛋鸡对试验日粮氮、磷表观消化率的研究采用全收粪法。产蛋期第37周开始,从每个处理组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蛋鸡10只,单笼饲养,记录每组鸡每天采食量,收集粪样,进入正试期后,连续收集6 d样品。按照饲料常规分析方法测定饲料、粪便中氮和磷的含量,计算表观消化率[11]。
正试期每天记录采食量、产蛋数、蛋重,以处理组为单位统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料蛋比。用蛋壳厚度测定仪测定蛋壳厚度。
试验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试验3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1组(P<0.05);试验3组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组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间其他测定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对蛋鸡日粮氮、磷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对蛋鸡日粮氮、磷消化率的影晌 %DM
由表4可知,试验2、3组日粮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1组(P<0.05)。试验1、3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本试验从蛋鸡养殖生产实际出发,研究日粮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常规饲料原料条件下,添加复合NSP酶制剂和植酸酶对蛋鸡产蛋生产性能及日粮氮、磷消化率的影响。因此,对照组肉鸡日粮选用了菜粕和DDGS非常规饲料原料(占日粮8%),其含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木聚糖、葡聚糖、纤维素、植酸等抗营养因子[7,12-15]。
延续课题组以往的研究,试验选用的复合NSP酶制剂包括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添加量为 1 kg·t-1[5-7]。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选用的复合NSP酶制剂能够显著改善产蛋鸡对杂粕型日粮氮的利用率(P<0.05)。这一结果体现在试验3组蛋鸡的蛋重、料蛋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蛋鸡对日粮氮的表观消化率为63.7%,与前人报道结果相近;而同时添加了复合NSP酶制剂和植酸酶的试验3组蛋鸡日粮氮的表观消化率达到71.5%,比对照组提高7.8%[14,16]。在本试验条件下,按照日粮粗蛋白含量17.2%计算,杂粕型蛋鸡日粮中,组合使用复合NSP酶制剂和植酸酶,可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4%,降低蛋鸡养殖对环境的氮排放污染[17-18]。
磷是蛋鸡必需的常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对保证蛋的质量和蛋鸡骨骼质量有关键作用,只降低钙磷水平,会降低采食量、胫骨灰分含量;只降低能量蛋白质水平以及钙磷水平,对生产性能、蛋壳质量、胫骨质量上都无显著影响,因此钙磷水平是影响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骨骼质量的限制因素。石凌霄等在30周龄罗曼粉壳蛋鸡基础饲粮中降低能量、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显著降低了采食量、胫骨灰分含量(P<0.05),显著提高破蛋率(P<0.05),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对生产性能、胫骨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钙磷营养水平为影响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骨骼质量限制因素[19]。蛋鸡作为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且消化道相对较短,因此对饲料原料中、尤其是非常规饲料原料中的植酸磷利用率低[20]。即使生产中通过添加磷酸氢钙满足蛋鸡对磷的营养需要,也无法改变蛋鸡对磷利用率低的情况,造成磷排放污染。鉴于单一植酸酶对改善家禽饲料植酸磷的利用率已得到充分认可,本试验进一步将植酸酶和复合NSP酶制剂组合使用,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按照试验日粮总磷0.65%计算,杂粕型蛋鸡日粮组合使用植酸酶和复合NSP酶制剂可以有效降低磷排放约0.07%。根据我国农业部报告《2010年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形势统计数据》蛋鸡配合饲料2 320万t推算,同时添加植酸酶和复合NSP酶制剂可以显著减少蛋鸡磷排放1.62万t,或减少磷酸氢钙的添加量9.84万t,减磷排放环保效应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酶类全、酶活性高的复合NSP酶制剂和植酸酶组合使用,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协同改善蛋鸡对杂粕型日粮的氮磷利用率,降低氮磷排泄污染,是新型环保蛋鸡饲料必须使用的高效饲料添加剂。
[1] 刘立波,刘茹,张佳,等.饲养密度对不同时期蛋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1(8):6-8.
[2] 程志斌,李晓珍,廖启顺,等.畜禽环保型饲料的研发思路[J].饲料博览,2011(1):15-17.
[3] 程志斌,李晓珍,廖启顺,等.畜禽环保型饲料的研发思路[J].饲料研究,2011(3):78-80.
[4] 程志斌,李晓珍,苏子峰,等.解读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J].饲料工业,2011(3):59-63.
[5] 程志斌,张红兵,黄遵锡,等.几种商业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鸡肠道及内容物消化酶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2):64-68.
[6] 程志斌,张红兵,苏子峰,等.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鸡肉用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1 119-11 121.
[7] 程志斌,苏子峰,廖国周,等.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1,32(16):26-30.
[8] 程志斌,张红兵,苏子峰,等.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肠道消化酶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26(6):781-785.
[9] 宓宪伟,张忠远.植酸酶的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1(1):36-38.
[10] 徐刚.饲料级磷酸氢钙Ⅲ型在畜禽配合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1(2):18-20.
[11] 苏子峰,陈爱民,张红兵,等.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组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氮、磷消化率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1(9):1-4.
[12] 程志斌,陈爱民,张红兵,等.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组合使用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1(12):6-8.
[13] 陈爱民,苏子峰,张红兵,等.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组合使用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1(11):1-4.
[14] 张民,戴求仲,周莉芬,等.不同类型复合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玉米-杂粕型日粮中营养成分消化率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10,31(2):9-13.
[15] 唐茂妍,陈旭东.木聚糖酶对饲喂小麦型日粮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1(11):26-28.
[16] 赵军,林英庭,孙建凤,等.日粮中不同浒苔添加水平对蛋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0(23):15-17.
[17] 朱仁军,李骁驽.鸡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控制[J].饲料博览,2011(5):6.
[18] 黄辉龙,邹晓庭.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0(7):32-35.
[19] 石凌霄,雷乔波,张克英,等.饲粮营养水平和复合酶制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骨骼质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3):51-55.
[20] 罗长财,冯国华,周镇锋.饲用植酸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方法[J].饲料博览,201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