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射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2012-05-06 06:00孙进祥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鼻咽癌局部化疗

孙进祥

局部放射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孙进祥

鼻咽癌;骨转移;局部放疗;化疗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较为常见,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近年来,随着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局部病灶控制率得到了大大提高,而远处转移甚至骨转移常常成为鼻咽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1]。据统计,约 75%的患者在首次就诊时癌肿已进入晚期[2]。本研究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90例局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探讨局部放射疗法联合化疗对鼻咽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90例鼻咽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针对患者骨转移的疼痛处给予局部放疗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肿病理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局部放疗法针对患者骨转移疼痛最明显的病灶处进行照射,对转移灶所在骨可适当扩大照射野;而对于散在分布的多发性骨转移患者,则选择其中疼痛最剧烈的三处病灶进行放射治疗。采用总剂量为30~46Gy/3~4.5周的6MV高能X射线,每次量为2Gy,每周5次,肋骨转移灶则采用电子线治疗。于放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的变化情况。

1.2.2化疗方法采用 NP化疗法:长春瑞滨25mg/m2,D1-D8;顺铂20mg/m2,D1-D5,以28天作为一个治疗周期,并且给予水化、利尿、恩丹西酮止吐、预防患者骨髓抑制、预防静脉炎以及保护肝肾等辅助治疗措施。于放疗之前行第二周期的化疗,放疗期间或后期再行 1周期化疗,患者放疗结束之后,继续进行 2周期化疗。全部患者均予以 4周期的化疗。化疗前后需定期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腹部 B超等,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详细记录体征变化及各系统毒性反应。

1.3判定标准

1.3.1近期疗效治疗4个周期后,根据影像学的客观表现将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病变进展(PD)等四种程度,其中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有效。

1.3.2疼痛评价治疗结束后1周,根据国际通用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分级标准(VRS),分为0~3级。在两组患者未服用任何止痛药物的前提下,以患者主观感觉为依据分为,治疗后改善≥2级或无痛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改善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3.3安全性评价采用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分度标准,不良反应分为0~IV度,且开始治疗至死亡的时间为生存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近期疗效治疗4个周期后,是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率分别为26.3%和13.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的比较[n(%)]

2.2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 93.7%和96.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n(%)]

2.3安全性结果对照组2例出现I度恶心反应,8例出现I度骨髓抑制;而观察组4例现胃肠道反应,9例出现骨髓抑制。两组肝肾功能损伤均较轻,且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完成了治疗。

3 讨论

目前,鼻咽癌的远处转移多为骨转移,特别是其扁骨转移较多见,传统上单纯的局部放射疗法可有效缓解大多数患者的癌肿疼痛感,而随着鼻咽癌晚期骨转移患者的增加,局部放射疗法联合化疗也逐渐受到临床上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3],局部放疗联合化疗在鼻咽癌并骨转移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它不但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程度,而且还能减少远处的骨转移,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组95例鼻咽癌骨转移的患者采用了局部放射联合 NP化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只采用单纯放射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达80.0%,而且完全缓解率(CR)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放疗联合化疗方法的较高疗效;而且在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达到了 93.7%,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死亡率。虽然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这大多是由于化疗所致,且两组患者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能完成治疗,这表明局部照射疗法联合化疗的方法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局部放射疗法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鼻咽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向临床推荐。

[1]周祖金,刘少兵,卢丽杰.NP方案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7):1236-1237.

[2]王秀清,李靖松,吴尚.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7,3(4):293-295.

[3]余湛.TPF方案诱导化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剂量分布和临床疗效的影响[D].中山大学,2010.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猜你喜欢
鼻咽癌局部化疗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跟踪导练(二)(3)
局部遮光器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