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Laura
捕鱼的那些事儿
撰文/Laura
在人类短暂又漫长的进化史中,鱼类始终是食谱上最重要的一环。比起猪肉、牛肉之类日常食谱中的常客,鱼类似乎有天生的贵气。人们在谈及吃鱼的时候,往往会将之视作一件重要而奢侈的事。远的有《水浒传》里李逵和张顺在浔阳楼下为几条鱼起的争执,近的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创出的“鱼头豆腐宴”。即便是几十年前的中国,对于寻常人家,恐怕要逢年过节才会特意烹一尾鲜鱼。而宴请宾客,鱼也会被视为一道大菜摆在正中,鱼头鱼尾的朝向都极其讲究。
在古早的日子里,鱼是人类为数不多的能寻觅到的充饥品。我们不妨跟着古人的脚步,一起走过世界捕鱼的历史。
在远古时期,还未完全从猿猴脱胎出来的原始人已经开始捕捉鱼类了。彼时,气候反复无常,地震火灾时有发生,暴雨和干旱也远比现在频繁。灾害的直接后果就是缩小了森林面积,同时让可以食用的水果和昆虫都大幅减少。许多南方古猿被迫投身于江河之中,白天徒手抓鱼充饥,夜晚再回到岸上休息。在最早被命名为“始祖南猿”化石发现地,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奥摩河谷边,就曾发现大量的鱼类痕迹。其中名为“露西少女”的阿法南猿骨骼旁,考古学家甚至找到一些鳄鱼蛋及螃蟹的壳的化石。
因为捕鱼的需求,大多数早期古人练就了一身泅水的好本领,同时双腿由于踩水而变得粗壮,双手则更偏重捕鱼所需求的灵活性。捕鱼对早期人类进化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为了减少水中行动的阻力,人类的毛发逐渐变少,皮肤日益光滑,多数海边的古猿进化出了皮下脂肪、泪腺、汗腺等控制盐平衡的组织系统,这与海豹十分相似。在对人类和其他陆生灵长类在生理学特征上的比照后,1960年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哈第提出了“人类起源海猿说”。他认为非洲的部分古猿因长期干旱而转入海中生活,并进化出很多现代人类的特征。但陆地生活对能量的节省,使得大多数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并没有真正进化出鳍或蹼状的肢体。
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捕鱼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通过对4万年以前生活在东亚的新人、天元人的骨骼进行同位素年代分析得知,他们生前经常食用淡水鱼。一些考古学证据,如贝壳、丢弃的鱼骨以及洞穴绘画也显示,当时的人类对海产品的需求量相当之大,鱼类对当时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梅汝卡墓穴中的渔民壁画
1662年在术蒂戈林(印度)的采珠场
初脱蒙昧,人类的社会和文化有了巨大的发展,渔业仍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为傍水而居的人们提供着能量。最早的几个文明古国,无不是以水发端。古代中国历史中,捕鱼历史缘起上古之神伏羲。他结绳为网,教导人民捕捉鸟兽和鱼类。法老时期的尼罗河曾经生活着大量的鱼类,长期以来,鲜鱼以及鱼干是该地区大量人口的稳定食物来源。熟悉了这条河流的秉性后,埃及人发明出许多工具和方法来捕鱼,这些都通过墓穴壁画、绘画以及纸莎草纸清晰地记录下来。而在印度的潘地亚,古代的达罗毗—泰米尔王朝则开发出了捕鱼的副产业——他们以最早拥有采珠业而著称。当地海港杜蒂戈林则以深海采珠而闻名。泰米尔种姓为帕拉瓦斯的一族人生活在杜蒂戈林依靠着高超的捕鱼技巧,繁盛的珍珠贸易和丰富的导航知识,建成了一个非常富足的社会。
在欧洲文明里,捕鱼除去维持生命的意义外,也被视为一种征服大海的荣耀。在古罗马的镶嵌画中,抽象地描述了渔人的勇敢。装备了三叉戟和撒网的守护者形象通常被称为执网斗士,画中的他们会与配有短剑和雕着鱼像的头盔的海鱼斗士进行搏斗,表达出人类捕鱼需要战斗般的勇气。而海神波塞冬手执的三叉戟,也正是由捕鱼工具演化而来。在北欧神话中,掌管深海的女巨人艾吉尔和她的儿女们使用渔网来捉住迷路的水手。这固然表明捕鱼业大行其道,其实也象征了挑战未知强大自然力量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德意志水手生活的一部分。
著名风景画家布鲁盖尔作品,描述了北欧的一个鱼市。
加利利海的渔民(1900)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向内陆定居,完全依赖于捕鱼为生的日子渐渐远去,但这一古老产业一直延续发展着。不但水产品的种类慢慢增多,人们还发明出各种捕鱼方法,制定捕鱼策略。以东方大陆为例,渔业在中国南宋时期可谓达到了顶峰。当时厦门、泉州、汕头等港口停泊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小船只,码头堆满了鱼虾贝蚌,其贸易市场的的兴盛,多半要归功于捕鱼的产业链。一则是由于东海的物产丰富,在南宋的文献中,有《东海贡品、贡干》的简略记载。贡干就是贻贝干,是当时海岛的特产,药典上取名“东海夫人”。宋代的《明州府志》、《东华录》,也记载了东海岛民出产蛤、蛏、虾、蟹等。舟山群岛的渔民们把粗麻绳烘烤坚韧,编织出四五米宽的挂网进行捕捞。另一方面,明朝之前从未施行海禁,也使得渔业技术蓬勃发展。不再迫于生计的渔民,甚至自发协定了休渔期,规划长期合理的捕鱼策略。许多当代的流行历史小说中,都会描绘出一幅千帆会聚的码头景象,渔业之繁荣让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自叹弗如。
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使中世纪的人类逐渐发现了海洋的鱼类聚集地和渔业资源贫乏之所。
中世纪欧洲的捕鱼发展速度远远没有亚洲快。由于所含海洋生物必需的磷酸盐、硝酸盐比较贫乏,地中海的鱼类资源本来就不是很丰富,加上周围虎视眈眈的各方军事势力,无疑对各国的渔业发展雪上加霜。在古希腊文化中,捕鱼的场景在文学作品中罕有提及,这也反映了捕鱼者在地中海中社会地位的尴尬。
相比之下,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的人们就幸福得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寒流暖流的融合下,使得大量生物汇聚于此,形成天然的渔场。特别是位列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鱼场,就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所致的。漫长的一千年里,北欧人对这片渔场的依赖程度,恐怕只有北海道渔场之于日本人可以媲美了。可以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捕鱼已经从原始阶段的生活所迫,发展成了一个对地理、政治有相当需求的产业。
捕蟹者
正在“海藻农场”工作的人
时光荏苒,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标志着完全依赖人力的时代落下大幕。捕鱼业也宣告进入了一个科技至上的时代。气幕捕鱼、电子捕鱼、机器人捕鱼等高科技捕鱼手段所显示出的高效率,是纯人力捕鱼无法相比的。不过,科技的进步伴生的往往是许多问题。一方面是过度捕捞带来的渔业资源枯竭,对此各国政府都有所警醒,并设置了不同海域的捕捞限额。同时大力扶持沿海养殖业,提高海洋的综合利用率也是对捕捞的补充,甚至逐渐取代后者成为渔业的重心所在。另一方面,随着船只航行能力的加强,远海捕捞愈发兴盛。
传统的海域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划分显现出了滞后性。较为熟知的有日本海捕捞权纠纷,我国与南海诸国间持续不断的纷争,以及俄罗斯和挪威在捕捞和出口上的摩擦等等。许多旧条约如《日韩渔业协定》因为不能符合现代市场和国力发展状况而被破坏,亟需通过新的和平磋商寻求解决方案。可见现代捕鱼已经不再是不断追求产量、技术上突破的过程了,而变成了国家间政治、经济领域的博弈。
人类历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21世纪。社会进步和分化,让《老人与海》这样单纯的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无论捕鱼业未来的走势如何,渔民们的经济收益能否得到保证,只要渔网仍在被放下,人类、鱼儿和海洋之间,就永远如这网绳般被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