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
我国古代,常会在秋天兴兵起武,既不违农时,亦不伤民力,因此留下“多事之秋”这样一词。时至今日,这个词仍释放着它的“魔力”,秋天一到,总是一边收获,一边解决积攒了大半年的各种棘手事务。
就像是一壶烧着烧着就开了锅的水一样,钓鱼岛事件越来越朝着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着。我们似乎希望钓鱼岛永远都像被放在一个恒温箱里,不温不火,“搁置争议”,不要发生任何“冒尖”的事儿,但是日本人并不这样看。他们尤其想把握住今年的机会,在钓鱼岛的问题上大捞一笔。事情已经不再是政治博弈那样简单了,几个回合下来,中国人被推到了决断的前沿。
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民间的声音很多,声音很响,它会形成一种民间压力,但它对影响日本对钓鱼岛做出的举动能起到什么作用却很难说。两国之交,远比邻里争斗要复杂得多,谁都不想在历史上留下率先使出恶招的污点,但每一方也都做好了各种最坏的准备,就等着某一只脚跨过某一条底线。其实我们的底线很简单,很接近底部。
在两方争执时,想去说服对方的努力是最乏力的。既然发生争执,双方的心中必然已经有了自己坚守的道理和论据。当坚守的目的自觉非常重要时,就更不可能轻易让步和屈服。在我们手中,关于钓鱼岛归属的文献和资料,可以说是史据齐备,但是如此辩驳是否奏效也必须有个基础。这样的基础包含着道义、情感、理智、传承……种种含义。如果这个基础本来就不存在,历史资料便只是故纸堆,各种论证只能沦为自说自话,而阵线却仍然不断向前推进。
华人的保钓之路已经走了40余年。这40年中,民间确实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与收益并不成比例。我们很少有人知道某位保钓英雄的名字,即使他为此壮举牺牲了生命;我们更少人关心保钓登岛者们究竟怎样实施了诸次行动,他们从哪里启航,怎样抵达了钓鱼岛,又经历了怎样的遭遇。
最近这次保钓登岛者的照片公布之后,最触动我的是登岛者的年龄。他们多为长者,甚至有的已是满头银发。虽然不了解他们的具体背景,单从外貌和表情来看,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他们的胸中烧着一团火,他们默默地坚持一个信念,做着一件对普通人来说既陌生又冒险的事情。而这事情,在有些人看来甚至是“害国”行为。于我来说,看到他们登上钓鱼岛,挥舞旗帜;看到他们被遣返回国,步下舷梯,我都能从他们的身影中、从他们的面孔里,读到“中国人”这三个字。虽然我们的骨子里都烙着这三个字,但在平常的生活里,我们几时会有这样的意识和提醒?似乎是时候该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清清楚楚认真审视“中国人”这三个字了。
钓鱼岛好似被撒在大海中的一颗明珠,它距离我们还有半臂之遥,于是就任由它被海浪冲刷和阻隔。直到有一天,别人伸手便将它攥在了自己的手中,然后说这是他家祖传的宝贝,任凭你证明、解释都拒不承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