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成
(西华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2010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展出了林风眠及其弟子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的作品。吴冠中、苏天赐、朱德群和赵无极在中国已广为人识,而由于种种原因,台湾的席德进至今还不为大陆美术界所熟知。
席德进是台湾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家之一,担当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现代运动”及六十年代“乡土运动”的先觉者角色,他的绘画历程是台湾美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席德进的作品多表现台湾亚热带自然风光、乡土民居之美,以及他内心隐秘的情欲世界。在这些艺术中,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根性的追求——原乡情结。原乡情结是艺术家对故乡本能的记忆、述说和描绘。而席德进的艺术却是对故乡的“投射”,在他眼里,台湾是远在蜀地的家乡——南充的影子,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他将艺术内容与孩提梦乡统一起来,将现代艺术形式与中国文脉贯通,形成了“投射”的原乡情结。
席德进(1923—1981)眷恋故乡——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其生命最后时刻写的“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可明证。
南部县坐落在四川东北部,山清水秀、民风敦厚,民间文化留存丰富,民俗活动十分活跃。在席德进的日记中,故乡的水田竹林、大佛寺、山洞、飞来石、瓦房、外婆家的四合院,淳朴的年节风俗、婚丧嫁娶的礼仪,母亲绣花的巧手,卖杂货的货郎仔、嘉陵江船夫等,都是他艺术人生的生命原乡。席德进1948年去台湾,不是因战乱,而是向往原始神秘岛屿的美。后来海峡两岸的隔膜使其归家的愿望成为泡影,因此,席德进的艺术选择了对生命原乡的投射,他为台湾树碑的背后始终隐见故乡的影子。
童年记忆使席德进对乡土之美有独特的感受力,其艺术有3次重要转折。
(一)1955年—1962年对乡土文化的探索。1955年席德进成为职业画家,其《卖鹅者》(1956年)因描写本地人,岛性浓厚,入选第一届巴西圣保罗国际艺术展。
(二)1962年—1966年欧美游学期间乡土观念觉醒。1962年席德进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学,翌年转往巴黎并逗留欧洲三年。对席德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集美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如健陀罗佛像、日本浮世绘、敦煌帛书、西藏密宗画、中国陶瓷、青铜器,以及家具等。1965年,席德进将中国民俗图案造型与欧普和硬边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在巴黎浩特·帕夫画廊举办旅欧个展,但画坛反应非常平淡。这使他领悟到要探索中国的现代艺术,与其留在巴黎做虚无缥缈的乡土绘画之梦,凭着一些概念化的图案与残存的记忆在异乡拼凑,不如扎根于家乡的土地、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
(三)1966年—1981年回归乡土的阶段。1966年,找到了母体文化自信的席德进从欧洲返台,其文化血缘再次接上了中国文化的基因源头。他积极寻找发掘台湾的民间艺术和建筑艺术。民艺方面,他历时8年,收录了皮影戏、布袋戏、傀儡戏、神像、陶器、版画、家具、砖刻、木雕、服饰、糊纸等民间艺术品,汇编为《台湾民间艺术》(1974年),成为研究台湾民间艺术的第一本书。民间建筑方面,席德进曾说:“从中国建筑里,我才看见中国人的灵魂、民族的特性、中国人的意欲、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人的美学观、中国人的色彩学、中国人高超的技艺和神奇的创造力。”
在那样一个全盘西化的年代,席德进是一位本土文化的先锋者、觉知者。他从台湾民俗民情和生活百态中提炼出庶民的审美观,感悟形塑质朴、单纯、有人味的乡土美学。他强调:“绘画就是要表现生活化,有生命,有真实感的东西。”[1]经过台湾民间艺术的洗礼,席德进表现在绘画上的色彩更为精纯、艳丽,画风趋向宽约、厚重,逐渐掌握台湾民间艺术中所展现的中国特质,孕育出他台湾造型、中国意境的创作基因。
席德进的画作蕴藏了三个主要的生命流程;现代的西方,乡土的台湾,以及文人气质的中国,而乡土的根永远扎于中国文脉之上。
席德进幼年在南充老家上私塾时就酷爱画画,喜爱山水,曾遍临各种图谱。
1941年,席德进就读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庞熏琹是他乡土意识的启蒙者。庞熏琹曾组织“决澜社”,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过历史的影响力。当时,庞熏琹在云南研究古代陶器、铜器、石器等工艺美术图纹,同时也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图案。席德进从他那里知道了毕加索、马蒂斯,也知道了从西方回归东方的艺术之途。
1945年,席德进在国立艺专受教于林风眠,并与赵无极等画家多有往来。林风眠的办学理想是:“介绍中国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对席德进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
和同时代其他艺术家一样,席德进身上兼有西洋和中国画两种传统。五十年代,他追随过西欧现代派风格。从六十年代起,他身临欧美,认识到追随潮流的苦恼,转而思索如何建立属于自己、且属于中国的绘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从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从台湾的气候中,从中国人深厚的民族感中脱胎而出。”
席德进的作品中油画和水墨水彩最为重要。油画无形中记录了他从跟风欧美到乡土精神觉醒的轨迹。
水墨水彩画则展示了这位四川人眼中具有中国精神的台湾风情。在杭州求学期间,林风眠要求学生从自然中寻找,用线条表现物体,而不是追求光影变化。席德进从林风眠的刚劲屈曲线条中,发展成强劲有力,粗黑直线的精确技法。在乡土观念觉醒后,为适应表现他这种独有的感受,他将水彩画与中国的传统表现方法相结合,以各种深色色韵代替墨韵,以沉着稳健的笔势,浑厚而又大笔淋漓地表现出台湾亚热带风景特有的润湿气氛和宁静的诗意。[2]这种影响来自李可染融合西方写实技巧以传统水墨创作出的新山水画,也来自林风眠水粉加水墨并结合民间艺术的探索。
席德进更从风景画转移到水墨画的创作,他沿用水彩画的着色法,将各种色料调和到近于灰色再予上色,灰中透着颜色,有别于一般水墨画以墨为主再另以颜色敷彩,使画面产生余味,给现代国画作了实质上的诠释。
上述创造,皆根源于中国文脉和师承,诚如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所言:林风眠和席德进等人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一种东方新兴艺术的血脉关系,他们融汇东西文化,在创造中重视文化血脉之根,找到了中国文化复兴的独特范式。这种范式具有创新的使命、会通的精神和诗性的传统,同时重视生命真切的体验,秉持中国精神的“象”的内涵。
林风眠说:“席德进同学是一个很诚实的人,他沉醉在大自然中,追求他美好的梦境,他用西方写实的技术表达了东方绘画的传统精神。”[3]席德进的艺术融书法、油画、水墨的精粹而成,乡土是他创作的泉源,也是他艺术蜕变的根源。这种乡土之情连带的是席德进孩提的家乡记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将此原乡投射到第二故乡,他曾说:“我将来要用我的热忱在台湾再生活、再创造,我要使台湾不朽。”一个“再”字对这种“投射”的艺术人生做了很好的诠释。
席德进在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之间争论不休的年代,扎根中国文脉,深入地探索民间艺术和传统建筑,以平凡、真实、热切的心拥抱本土,为台湾美术留下了最珍贵的一章。他主张现代的中国画家应该忠于生活,画出我们民族深厚、沉着、丰富、永恒、灿烂的一面,乃是原乡情结最高境界的诠释。
红衣少年油画(台湾美术馆收藏)
席德进
风景水彩画(台湾美术馆收藏)
[1]郑惠美.祭献美神——席德进传[M].联合文学出版社,2005.7:6.
[2]翁祖亮.彩笔未干心犹憾——纪念台湾著名画家席德进.美术,1982,(3).
[3]林风眠.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画画.雄师美术,1981.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