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微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情操。
一次上网,无意间,在“我爱南通论坛”上看到了“一城义工”。这个团队的宗旨是:传递爱心服务社会。这让我幡然醒悟,把人与人的关爱传递下去,不正是我们和谐社会的需要吗?通过一番联系,我成了义工中的一员。然而我们这个自发的组织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想上门服务没人敢用。上孤儿院由于经验不足反而把好事办坏,遭到工作人员的误解,最后只能到公园搞搞拾垃圾的活动。就在我们彷徨的时候,北濠东村社区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从组织结构到活动策划一一作了规范。当经典诵读班的朗朗书声响起的时候,我们看到家长们赞许的微笑。此后我们又陆续创建了“爱心牵手队”、“环保绿化组”、“阳光文体社”、“健康服务组等特色小组。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终于在民政局注册了,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北濠东村南园义工联合会”,帮助别人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作为爱心牵手队的成员,我们第一个服务的对象是家住北濠东村的孤老张奶奶。第一次走进奶奶家,我们看到了一个面无表情的老人,再加上她喉癌开刀失语。总觉得有道无形的墙挡在我们的面前。每一个提问她只是木然的点头或是摇头,林仙琴是明正日语的一名学生,每次服务,她都把奶奶当作自己的奶奶一样问寒问暖。春节回老家了还不忘打电话去问候。当遇到奶奶由于一个人不好好吃饭时,她也会对奶奶耍脾气使性子,闹得奶奶不得不答应她的要求。她用亲情温暖着奶奶那冷却的心。现在,每当我们义工离开的时候,奶奶都会站在窗台前默默地看着大家离去。
家住北濠东村的小王,因轻度智障把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记得第一次去她家,她机械的坐在床边,也不抬眼看一下大家,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唯一说的一句话就是:不需要大家来看她。这让义工们好不尴尬。但大家没有退缩,从她的兴趣入手,试探着和她交流。渐渐地,她变得开朗了,对大家的问题能有问必答了。记得第一个走进她生活的义工徐少娟,因工作要离开时,王妈妈主动提出要给她开一个欢送会。送别的那天,一向不多言的小王竟然主动和小徐合唱,这是她第一次在外人面前那样自如的歌唱。当要离别的时候,小王伤心地哭了起来,王妈妈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们知道,这是难舍的泪水,在我们努力下小王已经有了正常人的情感。大家转移话题安慰她,开玩笑地说:“徐姐姐走了你难过,我们走你会怎么样呢。”没想她竟然回答“不难过。”她的回答让我们领悟到,原来人格的高度是由弱者的心灵丈量的。
我们的付出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爱心牵手队从开始单一的助老又增加了助残、助困,并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为盲人讲电影的专业团队——“心视界电影讲解队”,“讲”的第一部电影是反映四川地震的影片《惊天动地》。虽然时间紧,要求高,队员们接到影片没有一个有怨言,连夜写稿练习,最终在助残日的前一周将讲稿成文。这时义工郭曦曦却因要考试没时间参加了,关键时刻市车管所的丁丽主动加入,这对从没有讲过电影的小丁来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从拿到稿子的那天起,连饭都吃不下,每天下班后就赶紧看片子读稿子,在这一星期内起码看片二十多遍,还多次向老队员请教,生怕自己表述的不到位,不能让盲人理解。讲解那天,当电影达到高潮的时候,在讲解员饱含深情的描述下,许多盲人听众潸然泪下。电影结束后,盲人陶师傅激动地说:“让我就像是‘看见了那天汶川发生的事,感受到了祖国的力量。谢谢!”这时,义工们的心里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关爱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播种一次行动,你会收获一次希望,播种一次希望,你会收获一次感动,播种一次感动,你会收获一份幸福。这就是义工们所倡导的一种精神,用一个人的行动感染一群人,用一群人的行动感染全社会。作为义工,我们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书写了自己多彩的人生。一个人的行动感染一群人,一群人的行动感染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