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立军,李强荣
(1.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前列欣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治疗瘀血凝聚,湿热下注所致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前列欣胶囊中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等功效,是主要药味之一。为确保前列欣胶囊的质量,我们对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1.1 仪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配SPD-20A紫外检测器(岛津公司)、Mettler toledo电子天平(梅特勒公司)。
1.2 试药 前列欣胶囊(批号:1001002、1003001、1005001、1005003、1005002、1006001,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0736-200015);所用提取溶剂甲醇、乙醇、磷酸(分析纯,天津市广成试剂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天津市四有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TEDIA)。
2.1 流动相的选择 取本品内容物细粉约0.5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0mL,回流提取30min,采用不同的流动相甲醇 -0.05%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1]、乙腈 -0.5% 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乙腈 -0.1%磷酸二氢钾(0.1%磷酸)溶液(15∶85);乙腈 -0.1%磷酸二氢钾(0.1%磷酸)溶液(20∶80););甲醇 -0.05% 磷酸溶液(15∶85)进行试验,通过比较采用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二氢钾(0.1%磷酸)溶液(15∶85)分离效果较好,故采用其作流动相。
2.2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二氢钾(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1]。理论板数按芍药苷计算应不低于3000。
2.3 溶液制备
2.3.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1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溶液,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1mL含0.02mg的溶液)。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内容物细粉约0.5 g精密称定,置6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提取30min,称重,用50%甲醇补足重量,过滤,滤液作供试品溶液。
2.3.3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按供试品的处方比例和制备工艺,制成缺赤芍的阴性对照胶囊。取本品0.5 g,按2.3.2项下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即得。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考察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 1mL 含7.0312、14.0625、28.125、56.25、118.5 μg的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芍药苷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11906 X+7249.9,r=0.9999。结果表明,芍药苷在7.0312 ~ 118.5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4.2 专属性考察 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液各20μL进样,结果阴性对照液在与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相应位置无相应色谱峰,结果表明,样品的其他成分对芍药苷测定无干扰,见图1。
图1 HPLC色谱图
2.4.3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4、8、12、24、28、32 h进样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9%。
2.4.4 重复性试验 对同一供试品分取6份,分别精密称定,按拟定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结果见表1。
表1 重复性试验结果
2.4.5 准确度考察 采用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对照品10.00023mg,置 20mL 容量瓶中,加 50% 甲醇制成 0.500mg·mL-1的标准加样液;另取已经测知含量的同一供试品内容物细粉6份约0.25 g,精密称定,分置6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芍药苷标准加样液0.5mL,再精密量取50%甲醇19.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提取 30min,称重,用50%甲醇补足重量,过滤,滤液作供试品溶液。按拟定的方法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98.39%,RSD=1.37%,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回收率测定结果
2.5 样品含量测定 取供试品5批,按拟定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拟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5批样品测定结果
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列欣胶囊中芍药苷含量,对方法线性、专属性、稳定性、准确性、精密度进行了考察,芍药苷在 7.0312 ~118.5 μg·mg-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空白无干扰,说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方法可靠。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