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4000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天敌。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聘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6000多只狼先后毙命。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物被一天天地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罗斯福最后下令,要求管理者再把狼请回来,结果。
二是狼鹿是生态链上紧紧相连相克的关系,是生态链上的两个紧密相连的环。狼对鹿来说,它既是鹿的天敌,但更是它的激活剂。有了狼,它才会有忧患意识。为了求生,为了不让狼吃掉,它才会狂奔逃跑,从而使鹿种得到进化,适者生存,强鹿得到繁衍,弱鹿自然淘汰。如果少了鹿,狼也无法生存,因为它也得不到相应的食物,得不到进化。可见,罗斯福的“灭狼护鹿”政策是违背了这一原理,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后来采取的“引狼入林”的补救措施,是正确的,是这一原理得到了应用,从而又产生了狼鹿效应。
三是狼鹿是两个表面上的你死我活的冲突体,而实质上正因为这种冲突才促进了它们健壮地生存和发展。狼鹿的冲突,客观上帮助它们寻求新的策略,以求得生存,使狼、鹿、森林得到一个生态平衡,狼保护了森林,‘森林养育了鹿,鹿如果没有狼鹿的冲突,鹿不会怕狼,那么,生态平衡就会受到破坏。可见,这种冲突也是狼鹿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