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是无所不能的

2012-04-29 00:00:00红颜添乱
家庭百事通 2012年5期

近几年,媒体中报道一些男青年因为在求爱中“被拒绝”,于是霸道的他们采取了“得不到就毁灭”的极端方式,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对此,我深感惋惜,惋惜他们的父母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上好“被拒绝”这一课,结果白白葬送了这些青年的大好青春甚至是宝贵生命。

儿子晓伟很小的时候,只要提出要求,我和妻子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后来,见他要求越来越多脾气也越来越霸道,我觉得不能再这样惯下去了,我和妻子暗地里郑重商议后,决定以后找机会对儿子说“不”,给他一个小小的打击,让他明白“不是什么都能够得到的”。

晓伟6岁的时候,一天,邻居家孩子在小区里玩呼啦圈,晓伟让我给买。我们办公室的一个大姐说:“你不用买,我家好几个呼啦圈闲置着呢,你拿去好了。”几个呼啦圈都是好好的,就是有点旧了而已。儿子一见就不乐意了,气鼓鼓地把呼啦圈扔在地板上:“不行,我不要旧的,我要新的呼啦圈,你们必须给我买!”我把呼啦圈收拾起来放在阳台上,然后严肃地告诉儿子:“你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乖乖地去玩这旧呼啦圈,要么就别玩,让我们买新的?你想都不用想!”儿子见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赖在地上哭闹,我看都不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后来,他哭累了,趁我“不注意”,抹干眼泪,偷偷地从阳台上拿了呼啦圈,出去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了。

晓伟8岁时的那年暑假,朋友带着儿子浩浩来我家玩,结果,浩浩看上了晓伟的一个遥控玩具小汽车,拿着遥控器在客厅里玩得不亦乐乎。临走的时候,浩浩哭闹不止,就是想要晓伟的玩具小汽车。这个玩具小汽车是晓伟的心爱之物,于是他一口拒绝:“再哭也不会给你的,想得倒美!见人家的东西好就想要,不知道害羞!”儿子这么说,浩浩哭得更厉害了。我们两个大人都比较尴尬。后来,我把儿子叫到卧室里,做了好一阵思想工作,儿子才勉强同意借给浩浩玩3天。浩浩带着玩具小汽车高高兴兴地走了,而晓伟在家愁眉苦脸地生闷气。

第三天下班后,我去商场买了个一模一样的玩具小汽车,然后送到了朋友的家里,朋友一见特别高兴:“你把这个新的拿回去算了,浩浩玩这个旧的就可以。”我说:“不行,我还要给晓伟上关于‘拒绝’的课。”我坚持把晓伟的旧玩具车拿回来。

晓伟见我3天后真把玩具车拿回家,非常兴奋。过了会儿,他好奇地问:“你把这个玩具车要回来的时候,浩浩没有哭吧?”我说道:“哭?哭也没有用,这是借给他的,又没有送给他。儿子,关于这件事情,我支持你!上次拒绝浩浩,你是对的!”儿子听我这么说,立刻惊喜地笑了。他没有想到,对于“拒绝”,他老爸不但没有批评,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让他明白了拒绝别人“不合理要求”是对的。

晓伟读初一的时候,BP机开始流行,晓伟看到班里有几个同学都有了,就来向我提出要求。我马上拒绝:“你还是个学生,用BP机会影响你的学习,免谈!”儿子不吭声了,让我暗喜的是,他也没有闹情绪,吃完晚饭,依然像平时那样正常地学习。买BP机的事情,他从此也再没有提过,因为他已经深刻地明白到自己“不是什么都能够得到的”。

去年,儿子大二第一学期的时候,我利用出差的机会,顺道去看了儿子一次。吃饭时,我见儿子情绪有些低落,便问他怎么回事。他叹息着告诉我,他失恋了。他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她表白,结果被人家拒绝了,心里有些郁闷!”我有点紧张地问:“人家拒绝了你,你下一步怎么办?”儿子叹了口长气:“还能怎么办?拒绝就拒绝呗,人家有拒绝的权利!”听儿子这么说,我内心非常高兴。觉得儿子真正长大了,已经学会了理智地对待“被拒绝”。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一切,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到“拒绝”,让自己的孩子提前认识到“不是什么都能够得到”,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会冷静理智面对“被拒绝”,是每个父母必须提前教给孩子的重要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