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文摘

2012-04-29 00:00:00
党建 2012年9期

陈向群:基层工作不能只让基层去抓

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的关系最直接最紧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着眼点和检验标准,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实践证明,基层工作不能只让基层去抓,基层难题不能只靠基层解决。只有真心实意重视基层,真金白银投入基层,精兵强将充实基层,保证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才能为其正常运转、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抓住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始终把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作为重要保证,明确责任,形成党委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在基层,成效要在基层检验。没有一抓到底的决心,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许多工作就会落空,就会“沙滩流水不到头”。抓基层党建工作,只有层层抓、抓具体、抓实在、抓到底,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组织二局局长 摘自《党建研究》2012年第8期)

刘宗洪:实现群众的愿望不能依靠领导干部的主观感受

作为领导干部,掌握手中的权力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是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群众的愿望不能依靠领导干部的主观感受,而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把人民的愿望输入到党的决策系统。

一方面,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党员干部要走基层、转作风,把握群众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使决策部署全面反映群众的愿望。

另一方面,要勇于开辟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群众依法进行利益表达,是执政党联系群众的最重要渠道。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党组织的重大决策,不仅有利于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同时,应以群众的满意与否为标准,多渠道地开展民意测验,并以此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 摘自上海《支部生活•党课专刊》2012年第5期)

魏泽光:公文要“减量”“瘦身”

当前,各类公文“短”不下来,“瘦”不了身、“减”不了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些领导同志认为,公文一旦缺了“个头”就有失“看头”,明知制出的公文空话连篇、套话重提、穿靴戴帽、模版复制,也心安理得,毫无愧疚。还有些同志总认为,只有多发文件,才能彰显自己对本部门工作的高度重视,轮到年终上级考核时,则可拿出这些公文作为“干了事”的“凭据”。再有就是,有些部门把发文件视作落实工作的唯一手段,哪怕是些“芝麻事”,也要煞费苦心地小题大做一番,扬扬洒洒,动辄行文万言。

从表象上看,这似乎仅属文风不正的问题,实际上映衬出的是某些部门和干部不良的工作作风。当前,应该严格落实中央要求,严格控制公文数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文;确需行文的,务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坚决不给“赘文”大行其道的机会,有效校正扭曲的文风和漂浮的工作作风。

(作者系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镇政府信访办主任 摘自湖北《党员生活》2012年第8期)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