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路上

2012-04-29 00:00:00
户外探险 2012年6期

遥远:穷游网市场部干事。

之前做过媒体人,做过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职位。目前供职于穷游网,从事市场方面工作。

OUTDOOR:您本人是个科学迷吗?生活中会对哪些科学现象感兴趣?

遥远:是的。但很遗憾的是,我是个喜欢科学但并不精通科学的伪科学迷。

我喜欢科学中所表现出的理性主义,同时也因为自己的文科背景而能感受到冰冷的数据下蕴藏的充满哲理的美感。科学在路上,科学在生命里。这毫无疑问。生活中会对天文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感兴趣。

OUTDOOR:举办“科学青年去旅行”主题的讲座受到了许多听众的欢迎,据说当天爆满而且还不停有热心观众打电话报名。能够举办这样一个讲座活动是基于什么样的一个契机?您认为科学和旅行是一种什么关系?

遥远:“科学青年去旅行”是穷游网每月常态沙龙中的其中一期。每期穷游沙龙我们都会选择有意思的旅行类话题和大家探讨。

促成这期沙龙的主要因素。一是不断深入的互联网革命,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每个旅行者都无可避免地和科技小玩意儿发生各种各样好玩的互动。这种互动其实不光体现在旅行中,也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旅行,只是展示生活的一个侧面;二是科学本身蕴涵着独特的充满哲理的美感。一件似乎很平常的事情,从科学的角度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趣味。这种趣味,会反过来激发人探索生活中简单的美好。而旅行本身,也是换个不同侧面去看别人的平常生活的一种体验方式。所谓“生活在别处”,讲的就是这种疏离的、异化的美感。这点和科学可谓不谋而合。都可以从不同侧面审视平淡的生活,而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很酷吧,不是吗?

OUTDOOR:在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XX青年之外的另一种青年—科学青年出现了,能不能概括一下科学青年的特点?据您了解的科学青年这个群体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

遥远:呵呵,这是我们的一种开玩笑的说法而已。我还真没资格概括所谓的科学青年。但大体应该是对生活积极,对美好事物向往,除了看事物表现还愿意多花些心思去研究本质的三好年轻人吧。

这个群体还是很大的。很多户外爱好者其实也可以算是户外科学青年吧。他们不是对高度、海拔、防水指数等等外人看起来晦涩的事情乐此不疲吗?

OUTDOOR:举办“科学青年去旅行”这种讲座的意义在于什么?对于户外和旅行圈来说,是不是以后会细分出来一个人群、多了一种旅行方式? 预计一下“科学+旅行”这种方式的前景是怎样的?

遥远:说意义这词有点大。就是把旅行青年和科技青年拉在一起搞搞活动、互动一下而已。

我觉得以后不会多出来一群人或者一种旅行方式。因为科技已经渗透到人们的骨髓里了。“科学+旅行”从大范围里来说是必然的。当然如果你说的是那种专门因为某种科学目的而出行的方式,比如满世界飞看日蚀,那肯定还是很小众的。

科普网站推荐: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科学新闻网站之一,始于1995年,多次获奖并赢得学生、学者、健康专家、政府机构、教育工作者以及大众的喜爱。网站提供每日的突破性新闻和专题文章,涉及领域包括健康与医疗、思维与大脑、地球与气候、生物、时空、计算机、化石等实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