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网名小河,The North Facereg;运动员
中国民间攀登者代表人物,17岁到北京理工大学上学,毕业留校工作至今,2005年到2009年在南坪完成七条多段传统线路首攀,2007年2月,参与《龙之涎Dragon Breath》攀冰纪录片的拍摄,并完成“龙之涎”,2010年10月7日邛崃山系四姑娘山区尝试未登峰“鲨鱼峰”,2011年2月10日邛崃山系 四姑娘山区 尝试“小辣椒”、5062峰,2007年3月 金犀牛奖最佳户外团队提名。
人的一生是上天的恩赐,最好的珍惜就是让这一生过得快乐,尽情地去享受生活。让他最快乐的是离开城市到户外去攀爬去呼吸去感受大自然。何川,中国民间攀登者代表人物,The North Facereg;赞助运动员。众岩友亲切称呼他为“小河”,通过十余年的攀爬积累了丰富的攀登经验和实战能力,为国内最高端的攀冰爱好者,同时也是国内大岩壁攀登中最具实力的攀登者。
记得是2004年冬,对攀冰还是一知半解的我决意亲历冰壁,一探究竟。某个周末,与老爱、小河、李悦等同往密云桃源仙谷景区。在那天,我见识了小河攀冰是怎么确保安全的。他先锋攀爬迎浪石最右侧的冰瀑,冰壁中间有段需横移,只见他左挪右移,来回换手休息,我问岩友老爱,要是掉了怎么办,老爱笑嘻嘻地回道:“掉不了,就算掉了还有我呢!”的确,小河始终没有给我们目睹攀冰先锋冲坠的机会。后来,我换上他的冰靴冰爪,亲身体验攀冰的乐趣,以我多年健身的臂力,不到一半高,手脚便酸软无力,可想他当年就积蓄了多么深厚的功力。
2008年中国首部攀冰题材的纪录片—《龙之涎》,出自户外电影人李嘉之手,主演便是国内实力派攀登选手:小河、孙斌、魔林、李悦等,在小河、孙斌的带领下,全队结组完攀这条位于四川四姑娘山双桥沟高300米难度达WI6的凶险冰瀑。他在双桥沟攀登过数十条冰瀑,对那里的冰岩资源了然于心,日前,与Torsten一起,编撰了双桥沟攀冰攻略电子版。
近两年,小河热衷于冰岩混合攀登,先后完成白河地区多条冰岩混合线路,2011年初攀爬NB峡谷垂冰瀑MIX线路,众围观者叹为观止,赞誉有加。另一次在云蒙峡口的表演也让人记忆犹新。从开线,到Dry tool,再到翻出屋檐后继续攀冰,整个先锋攀爬一气呵成,用天空同学的话说,想爬哪就爬哪,想怎么爬就怎么爬,这才是境界。
通过冰岩混合攀登的练习,他为大岩壁攀登积蓄了不少能量和经验,开始尝试大岩壁攀登,在2011年度,与伍鹏、张允平登顶四姑娘山小沟5062峰,与伍鹏、龚小睿第二次攀登双桥峰鲨鱼峰,并通过徒步穿越对四姑娘山区进行岩壁侦察 ,储备攀登资料,考察攀登线路的可行方案。他打算今后几年的长假一头扎进四姑娘山区,致力成为冰、岩、山全面发展的攀登者。
他不仅注重个人攀登修为,同时还热心户外公益,2005年他接任白河攀岩基金管理员以来,继续组织实施冰岩线路开发,指导开线团队的新学员,持续建设白河、郭亮等岩区。
无论是攀爬能力、开线技法、安全意识,还是其秉承的攀登理念,他都得到了广大岩友的认同与赞赏。何川以他理性、冷静、客观、低调的风格,纵情于山野岩壁之间,诠释着自己独特的攀登理念和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
崇尚自然的攀登者
—何川访谈
:您最初接触到攀冰是什么时候呢?
何川:2002年底,绿野玩家组织了攀冰活动,有一年室内攀岩经历的我报名参加了,出发前几天赶紧购买装备:高山靴、冰爪、冰镐等,从那以后逐渐加入了攀登圈。到今年是第10个冰季,攀岩攀冰10年了,未曾间断,与最初的时候比,现在的我更懂得如何享受攀爬!
:攀冰这项运动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今后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您有什么展望呢?
何川:从我自身观察来看,10年来,攀冰运动的发展非常快,技术装备性能的极大提升,攀登活动外围时间精力投入的降低,装备、活动花费占生活支出比重的下降,攀冰门槛逐步降低,使攀登人群大大增加、整体攀爬水平大为提高。这10年,攀冰逐渐成为一项独立完整的户外运动,作为登山训练活动的角色在逐渐弱化。
技术内容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无腕带冰镐、立齿冰爪、单层靴(甚至一体靴)的普遍应用以及相应的攀爬技术的运用。
今后,攀冰作为户外运动会更加独立完整。会有更多攀冰场所,也会出现更多冰岩混合线路。整体上爱好者分布的格局不变,大部分的基础爱好者以顶绳攀登为主,进阶爱好者可以先锋攀登中等难度的冰壁,顶尖的爱好者可以先锋攀登高难度的冰壁和Mix线路。
整体攀登水平还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相应人群数量上还会有数量级的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国外去攀冰,已经有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攀冰。
:攀冰这项运动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项运动是否改变了您的生活方式?
何川:在光滑垂直的冰面向上攀登,敲碎的冰块不断下落,与现实生活及认知的巨大反差是其魅力所在。对于我来说,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反差,高投入度是其魅力所在,业内共识:攀冰先锋不冲坠,是基于冲坠的高危险性,攀登时就不能脱落,这要求全程控制和完全的投入,我很喜欢这种全身投入的感受。每一次攀爬都是挑战,对自己的挑战。
10年来,攀冰和攀岩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生活的分量和位置已经基本固定。改变在于我需要平衡自己的工作和攀登生活,调整工作等方面的投入,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攀登欲求。
:对于高海拔的大岩壁以及冰壁进行攀登,有一定的危险性,您怎么来控制这种风险?
何川:高海拔的攀登确实有风险,谈不上控制风险,我只是尽量去避开风险。在攀登目标的选择上采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线路难度,把线路难度控制在能力范围之内。攀登的时候调整好个人状态,选择好的天气,选择安全合理的路线,做好紧急撤退的准备。避开风险并不意味着停止探索,我会尽可能去选择攀登新线路,我会选择自主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索攀登过程,探索是我攀登的一个出发点。
:您在攀登的时候遇到最危险的情况是什么时候呢?
何川:最危险的情况永远是我没发现的潜在危险。攀登时,我会选择能力范围之内的线路,会专注于攀登,基本上没遇到过什么危险。我认为最危险的一次是保护时选择的绳子和保护器材配合不当,冲坠后制动失效,靠手拉住了绳子,攀登者才没有直接坠地,但手严重烧伤。这源于对器材性能了解不到位,并丧失了警惕。
:攀冰的服装主要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特性呢,您个人有什么要求?
何川:攀冰的服装要求比较高,运动时的要求包括防风、防水、保暖、排汗、运动性能等,这几个方面的性能通常不能完全满足。我个人会做一些取舍,攀登时的服装要求防风、排汗和运动性能,攀登时不去有表面液态水的地方,攀登间隙穿保暖的外套。
手套也是很重要的攀登装备,我选择防风、轻薄、抓握感好的手套,以便于操作,另外对于我来说,由于在岩壁上攀爬经常会与一些锋利的岩石接触,服装抗撕裂与耐磨性能也至关重要。
我通常会选择打劫帽为头部保暖,攀登时露出口鼻,攀登间隙通常罩住口鼻。
:2012年您有一些怎 样的攀登计划呢?
何川:2012年我有三个主要的攀登计划,其中两个是Alpine Rock,一个是Big Wall。都是高海拔岩壁攀登。相比以前的计划,今年的线路更长、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