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数知名的户外品牌都来自于户外运动特别发达的欧美地区,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Sea to Summit,它便是来自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虽然澳大利亚没有丰富的高山地形资源,但是它拥有足以让人嫉妒的东西来弥补这个垂直不足──那令人向往的气候以及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海岸线、河流、森林、悬崖、山脉以及沙漠。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奇妙自然的户外自然资源的存在,造就了勇于探索的Sea to Summit。
源远流长
“三个15岁的青少年,低下他们披着黑色帽兜的头,顶着迎面扑来的强风雨,坚定地继续前进着。这里没有别的简单选择─前方粗糙的山脊顶端在旋雾中不见了影踪,使他们措手不及。湿润、寒冷、离家和眼前一片模糊的感觉占据了他们的思索─脚下是茂密的树林峡谷,而继续往脊峰线和山脉前进则可能获得一望无尽的美景,他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每走一步所发出的艰辛的声音:大风痛击着岩石,似乎要将其撕开,并透过被其吹得扭曲的疏花桉树上的树冠咆哮着,他们湿透的军用羊毛裤子在每个匆忙的脚步中拍打着,靴子发出吧唧声,将要结冰的雨水如一片帷幕般溅落下来,哗啦哗啦,所有的这些声音联合起来在强调着他们所处的不安困境。其实这是典型的西向风在拍打着维多利亚阿尔卑斯山(Victorian Alps)的脊线,但是对这三个青少年来说,却是第一次尝试到了阿尔卑斯山的暴风雨,当他们惊叹和颤动于高速强风和山脉环境的时候,脑海里萌发了一种怀疑和不安的情绪。虽然他们的油布雨衣可以防止雨水进入,但是穿在里面的羊毛衣服却被凝结的水分弄湿了……”Sea to Summit品牌的创始人之一Tim Macartney-Snape后来在一篇记录他1971年登山经历的文章中这样写到。
那时候户外装备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但眼下,户外却在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取乐趣。
10年后,一股新的户外热潮再次卷起,户外运动与户外装备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在澳大利亚的另一边,另外一个青少年Roland Tyson也开始了他的户外探索之路。随着户外知识和技巧不断地成长,尤其是在攀登方面,Roland开始在自己的房间缝纫自己的装备。渐渐地,缝纫成了他的全职工作,并得到他母亲June的协助,随后Roland将这番事业命名为Namche Bazaar,而且在Perth(澳大利亚城市)中部开设了一家户外店。
厚积薄发
1984年,Tim成功登顶了喜马拉雅山。有一天,Tim碰巧在Perth讲解登山课程,Roland便主动找到了他,告诉Tim他如何计划通过雪橇穿过喜马拉雅山,并寻求他的意见,就这样,两人建立了友谊关系。所以,当Tim计划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攀登喜马拉雅山的时候─以孟加拉海湾为起点,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Roland,并希望Roland能为他的这次旅途制造一些轻量的装备。值得称道的是,虽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年Roland为Tim所制造的一些装备还依然在被使用着。
在Tim史无前例地利用Roland提供的装备完成了从孟加拉海湾到喜马拉雅山的攀登之后,他决定创造一个户外品牌,因为这些好装备不应该只被他一个人使用。于是在1990年,Tim和Roland一起成立了Sea to Summit─在Tim以孟加拉海湾为起点,成功登顶喜马拉雅山后命名,象征着这是一家致力于通过他们的户外知识为户外旅途创造新颖和轻量装备的公司。
迅速崛起
由于Tim和Roland本身都是资深的户外运动专家,并且都具有极其丰富的产品制造与使用经验。所以Sea to Summit品牌一经创立,便得以推出一系列不错的产品——轻量化、方便简单、适用于各类户外活动。
在很短时间以内,Sea to Summit的产品便打入了欧美等主流市场,并且进一步成为了户外旅行装备配件类产品的领先品牌。无论是在澳大利亚还是美国、欧洲,Sea to Summit都多次获得了各类设计与经营奖项,无论是在产品口碑还是公司形象方面,Sea to Summit都为户外用品公司树立了榜样。
目前,Sea to Summit的产品已经销往了35个国家和地区,其雇员队伍也已经增加到了50人。而且即便发展到今天,June,Roland,Penny Sanderson(Roland的夫人)和Tim仍然是Sea to Summit公司的雇主董事,督促着Sea to Summit的发展方向,而且他们同时也鼓励所有的雇员培养对户外的热情。
展望未来,Sea to Summit将以更加强烈的信念,继续寻找最好的材料,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理念来开发新产品,务求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为全球户外和旅行爱好者带来更加轻量、实用和易用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