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中国好声音》迎来了它的巅峰之夜。
美国偶像亚当·兰伯特来了,张靓颖来了,刘亦菲来了,但是这一晚的主角注定不是她们,而是那些在舞台上经历了三个多月比拼的“中国好声音”们。
毫无疑问,梁博、金志文、吉克隽逸、吴莫愁等选手走过了梦一般的100天,而对无数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正是听着他们的歌声,读着他们的故事,让这个夏天的心情有着非一般的“火热”。
国庆长假期间,拿手中的电视遥控机随意拨弄几个台,总是出现《中国好声音》重播的镜头;同期,全国影院大屏幕,银幕数增加了,观影人次增长缓慢,《中国好声音》居然也成了制片方口中影响市场的特殊因素,足见其魅力难挡。
这里有中国最顶级的歌者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强势登陆浙江卫视。全国同时段首播,收视率仅次于湖南卫视王牌栏目《天天向上》,而从第二期开始,就再也没有将头把交椅旁落它家,且优势愈发明显。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这档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2010年在荷兰RTL4电视台播出,一经播出便稳稳吸纳300万电视观众(占荷兰总人口的18.2%)。除此之外,它还风靡英美,至此,刮起了世界“声音”的旋风。
经过多方努力,星空传媒接洽了荷兰版权方,并最终拿到了中国版的制作权,他们希望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树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当然,在完成高质量节目的同时,他们也遇到了现实问题,就是播出平台问题。荷兰方面需要创造世界品牌,所以对于收视平台的要求颇为严格,该节目的制作与推广费是“天文数字”,也让众多卫视“望而却步”,知情人士表示,这个天文数字是8000万。
节目制作组与多家国内一线卫视接洽过,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最终“牵手”浙江卫视。
“当初台里对是否‘接纳’这个高昂的节目存在着很大分歧,但我一直坚持,浙江卫视是‘第一梦想频道’,这与《中国好声音》在精神上是血脉相连的,它秉持着‘以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宗旨,不断发挥正面能量,激励和鼓舞人们不断向前奋斗,相信梦想,也相信奇迹。”浙江卫视台长夏陈安毫不避讳地说。
其实,夏陈安敢于“押宝”,还缘于节目中的明星导师,找到中国最顶级的歌者,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收视吸引力,他们收的学生不会错,观众喜欢他们,就一定会相信他们的眼光。
在美英等国的《The Voice》节目中,流行歌后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魔力红乐队主脑 Adam Levine、2011年英国年度新声冠军Jessie J、爱尔兰摇滚的希望、手创乐队主唱Danny O'Donoghue等乐坛实力唱将,都曾先后进驻《The Voice》担任导师,吸引了众多观众和歌迷的注意力。
那么,在中国歌坛,谁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这曾经成了制作组最头疼的问题。而他们最终将目光锁定中国歌坛里程碑式的人物——刘欢和那英。甚至扬言,只要他们坐在好声音的评委席上,节目就成功了一半。
当节目组联系到那英的姐姐那辛,并表达想法之后,得到的回复只有一句,“谈都不用谈,没戏。”
“邀请刘欢和那英参加节目颇费周折,最初两人对此类节目都抱有抵触心态,因为他们看过类似选秀节目,认为靠炒作话题,靠混淆是非搏出位的节目会混淆音乐标准,对音乐产业和年轻一代的发展产生误导”。星空卫视首席执行官田明回忆说。
后来,田明向二人再三表示:要为中国音乐节目正本清源,树立音乐标准,拒绝“毒舌”,杜绝绯闻,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宗旨,力争让四位明星导师找到值得培养的音乐新人。甚至把这些都写进了合同,才打消了二者的疑虑。
至此,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一齐走上了中国好声音的“宝座”——那几把谣传从原产地运来高达80万的转椅,荷兰版权方还派了荷兰、美国和英国的专家在节目录制现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这里有最好听的声音
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好声音最有意思的阶段就是“导师盲选”,明星导师背对着学员,选择的标准就是声音。导师在学员演唱时按下选择按钮,就标志着学员被该位导师纳入旗下。
这一环节,在考验学员唱功的同时,更是多位明星导师决判力的大比拼,当有多位导师同时选择同一学员时,选择权便握在了学员自己手中。
20岁的乡村女孩黄鹤是中国好声音舞台上的第一位歌者。她身穿碎花娃娃衫,搭配着卡其色休闲七分裤,长相极为一般,倘若在别的选秀比赛中,评委对她可能不会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一次,结果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中国好声音的魅力。
一曲《rolling in the deep》让那英转身、庾澄庆转身、杨坤转身……看着依旧陶醉的小女孩,三人目瞪口呆。
“为什么光着脚来唱歌?”
“因为这样很舒服,很踏实,会让我想起在家乡踩着泥土的感觉。”女孩纯朴地回答让那英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奔上舞台尽情地享受了一把。而黄鹤也成为那英的第一位学生。
第一批10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员依次登场,不管是黄勇的《春天里》、张玮的《HIGH 歌》、还是李代沫的《我的歌声里》,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如痴如醉,而那一夜,微博上最热门的词汇就是“中国好声音”。
普通人关注,明星也在关注,主持人李静在微博上感叹:“看到这样的好节目出现,由衷地佩服!这个幕后团队是多年执着,激情有创意跟执行力的一群人,为他们高兴!”
白岩松说:“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正在鼓励越来越多人,不是通过抱怨,妄图使自己的命运发生多大改变,而是希望通过在公平规则之下,自己艰苦的努力而改变。我觉得未来中国一定要建立这样一种梦想通道,两者缺一不可。”
姚晨看了、冯小刚听了、李湘乐了、吴佩慈陶醉了……
可以说,在被称作“选秀走了”的今天,《中国好声音》唤醒了大家对音乐的追求和感动,这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好声音》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能够在众多娱乐节目大混战中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字——真诚。
在这个节目里,以往选秀、音乐类节目中常见的华丽服装、炫目造型、激情的伴舞,通通看不见,镜头对准的只有学员投入的表情,导师沉醉、震惊、好奇或纠结的神情,耳畔回响的则是让人动容的好声音。
就这样,关喆出现了,金志文出现了,丁丁出现了,平安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好声音响彻舞台。
观众们欣喜,导师们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在节目中对学员的选择不仅代表了个人对音乐价值的判断,也影响了公众对音乐的喜好,将好的音乐推广给更大多数人,将如何欣赏好音乐介绍给普罗大众,这本身就是对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如果说舞台上最耀眼的两位,那一定是吴莫愁和吉克隽逸。
吴莫愁因为独特的造型和唱法处于争议之中,喜欢她的人情不自禁,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或许,正是这种态度鲜明的两股势力,将她推向了受关注的最高点。其实吴莫愁已经具备了专业歌手的资质,又有鲜明的个性,已经拥有了走红的一大筹码。
吉克隽逸,虽然在节目后期陷入了若干争议,但这些话题并不会对她的星途造成太大的干扰,民族范儿加上国际范儿,这两者结合正是当前华语乐坛最难得和最推崇的风格。
这里有最年轻的呼唤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巅峰对决,属于两个“90后”的年轻人。
21岁的男孩梁博,20岁的女孩吴莫愁,虽然梁博最终赢得了年度好声音的称号,但吴莫愁也用歌声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两人用年轻人的态度和音乐,唱出了“90后”的心声。
这个万众瞩目的节目将最后的荣誉交付到“90后”的年轻人手里,也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中国“90后”年轻人的真情实感,如果说节目的创新和对行业的启发是节目组有备而来的话,那么《中国好声音》对不同年龄阶层人群沟通和互相理解带来的社会文化意义,其效果则让节目组出乎意料。
冠军梁博和人们印象中的“90后”截然不同。在很多人印象中,“90后”的年轻人性格强烈,行事夸张,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却有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稳重;有人认为“90后”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没有长性,但梁博却执着地坚持着音乐这个爱好,并将它付诸行动。或许,这也正是很多年长一些的观众喜爱梁博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梁博代表着“90后”沉稳的一面,那么吴莫愁的特立独行则代表着“90后”突破传统的勇气。吴莫愁独特的西式嗓音曾一度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引发强烈的争议,从小就接触音乐的她儿时曾顶着小光头、跟随父亲的“音乐大篷车”跑遍大江南北。这种自由乐天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她的音乐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被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舞台上。
“我的梦想就是像杨坤老师一样,开32场演唱会。”这样的“狂言”或许也只有吴莫愁在台上敢大声地说出来。
在巅峰之夜,她用“新时代的年轻人大家一起来加油”这样直抒胸臆的呼告,让大家看到她的努力,也让她成为了“90后”的意见领袖。
吴莫愁说:“一定会坚持做自己,我希望有更多人能感受到我的热情和开心。”
一位网友这样说,很多人对“90后”的不理解源于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当他们看到舞台上年轻人的努力拼搏,这种成见自然会渐渐消失。人们开始理解这些孩子,也欣赏“90后”为了梦想付出的努力,从而喜欢他们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歌声,这就是沟通的价值。
不仅学员如此,好声音舞台上的老师,这些早就成名的明星们身上也散发着一种力量。
我们看见的是那英对自己学生的心疼,当心中极为看好的选手,第一个就被媒体投票淘汰时,无法接受的那英现场直接泪奔;我们看见的是杨坤给自己的两位学生每人各50分,因为他不想看见任何一人离开时的无奈;我们看见的是年逾50的庾澄庆为了自己的学生晋级,在舞台上又蹦又跳……
在这里,不仅传递了一种民主精神,也传递了一种对普通人尊重的平等观念。四位导师专业而充满个性的点评,不仅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也给观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音乐鉴赏课。从他们身上,观众想起了课堂上令人尊重的老师,这符合观众心底里对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怀念。实际上,《中国好声音》的红火正契合了这些社会心声。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兰晓华认为,《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仅仅赢在了收视率上面,更赢在了气质上面,其火爆为中国电视节目树立了一种“大片意识”,即营造大气场、传递真性情、输出正能量。
这里有最美好的未来
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轰轰烈烈地结束了,它的火爆程度让人想到了2005年的那个夏天,《超级女声》轰动全国。但是这二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作为本土选秀节目的杰出代表,《超级女声》在节目形式上做了巨大创新,也因此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而《中国好声音》除了在节目形式上引进了荷兰原版的《The Voice》,这档节目更注重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开发和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上的布局。
在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从产业、资本的角度去做文化,将文化做大做强,是整个文化领域都在思考的问题。这其中不仅缺少产业化的思路,也缺少既懂文化又懂资本的操盘手。《中国好声音》在这个方面无疑开创了一种可能性。
在电视领域里,海外的成功经验早已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做出了成绩。
以《The Voice》为例,它在英、美市场上不仅吸引了广告主的赞助,同时也通过与Itunes的合作,将在电视荧屏里即时呈现的音乐与线上的销售挂钩,获得更丰富的经济效益。
来到中国,《中国好声音》在拥有多个赞助商的同时,也与无线运营商签署了彩铃分成协议,学员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同时可以通过彩铃下载。另外制作公司灿星制作也与某无线运营商成立了一家经纪公司,为学员的后续发展保驾护航,这被看作是国外版权模式的一次本土化创新。
“中国文化产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运作规律,内容策划、制作、播出、广告经营、后期开发等环节需要无缝配合。我们团队具有多年的中国本土传媒市场经验,并且持续关注和参与产业政策的研究和产业规则的制定,希望引入创新机制,探索尝试出一个让各方合作伙伴目标高度一致,高效协作的模式,从而发挥各方优势,打造出品牌节目,最大限度释放内容的商业价值。”《中国好声音》的幕后推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首席投资官李怀宇说。
而对于观众和歌迷而言,此时,他们最关心的是这一批好声音未来如何歌唱?
从12月到明年春节前,“好声音”将上演首轮十场全国巡演。“好声音”学员们还将发行专辑,这是灿星团队目前正着手筹备的第一步培养计划。他们将推出的是由节目中极具人气的好声音金曲汇编而成的专辑,与之配套发行的还有刘欢、那英、杨坤、庾澄庆四大黄金战队全新创作的音乐合辑。
此外,刘欢、那英、汪峰等明星导师都将与“好声音”学员合作全新的音乐作品,并将收录在他们个人的音乐专辑中陆续发送;公司拥有国内外强大的音乐资源,为“好声音”制定了国际培训开发计划:已经与欧美的顶级流行音乐制作人联系,邀请欧美偶像巨星与他们合作演唱量身打造的音乐金曲,而富有音乐潜力的学员也将会被分批送到海外接受专业的音乐培训。
不管怎么样,这个夏天,因为有了《中国好声音》而显得与众不同。负面新闻也好,幕后丑闻也罢,都不能掩盖那些好声音带给我们的欣喜和感动。这就够了。对于这些刚刚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来说,未来很远,幸福很近。
责任编辑 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