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丽:永远做一流版本的自己

2012-04-29 00:00:00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12年20期

10月4日晚,天津卫视《中国丽人》首播,马艳丽与杨澜、徐峥、英达坐镇评委席。当盲女孩赵蕴辉在舞台中央跳完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时,马艳丽和杨澜双双飙泪,了解到女孩家境并不宽裕,马艳丽现场承诺以后为她提供免费的舞蹈服。

镁光灯下的马艳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优雅与自信,从运动员到T台名模,再至设计师以及Mary MA品牌缔造者。马艳丽一路向前,华丽转身中寻找更优秀的自己。

“很幸运,我能做真正的自己。”

“永远做一流版本的自己,永不做二流版本的别人。”

马艳丽如是说。

关于那个幸运女孩跌跌撞撞参加模特大赛,并成为1995年上海国际模特大赛冠军的故事不再叙述。中国的辛迪·克劳馥知道,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于是,马艳丽在她模特生涯最高峰之时来了个华丽转身,于2005年创立Maryma高级时装定制中心,成为中国进军高级定制领域最早的设计师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Maryma的品牌以国际化的视野、中西合璧的风格在高定领域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

她似乎永远有探索的勇气以及旺盛的精力,在《中国丽人》亮相全国之前的9月27日,2012中国首届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在宋庄艺术区隆重开幕。马艳丽及其团队携创意作品“时间”及“无序”的展出,淋漓尽致的体现出Maryma大气经典的路线。

“这次参展并没有局限于将很多服饰展览于展馆,而是运用油画、新概念材质为参观者带来跨越传统服装理念的深思。”作品整个创意过程中更多的是跨界构思。服装设计的过程也是艺术品创作的再现。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分量感的,有一些有深厚意义的东西在里面,你会不停地发现它的那些优点,而并不是靠一些短暂的视觉效果来抓住你的视线,我需要一种很持续的吸引力。”这是马艳丽设计服装的理念,并一直贯穿其中。如今,她的客户群中有活跃在舞台上的知名明星,也有国外各行各业的时尚精英。有美国的音乐教父,也有007的扮演者布鲁斯南及迪拜酋长这样的客户。在被问到至今为止最满意的一套衣服时,马艳丽一脸骄傲的说:“给小贝做的衣服让我觉得挺骄傲。他是全球知名偶像,但是我们还是把‘贝感睿智’的中国篆书印在了他的胸口上。”

“我想很多人做事情都和自己的习惯有关系,我的习惯就是偏内向的,不是特别张扬,可能主动性不强,但很追求完美,对一些东西的细节特别在意。设计的风格会比较内敛、比较低调,但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和个性。”这是马艳丽的设计理念,一如她的人生,不张扬,但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向前走。

曾有过品牌初创,就受到“非典”影响,所有产品不得不全部积压在仓库里的挫折;也曾体验过从T台的花瓶儿到管理一个公司的全新挑战;也曾在措手不及间遭遇婚变的刻骨铭心之痛,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了她如今的美丽和勇气。

“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勇气。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战胜恐惧不仅使你变得强大,而且还让你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这是马艳丽在她微博上的一段话。如蚕蛹,历经阵痛,始有成蝶的美丽。

做一流版本的自己,她一直在践行:运动员生涯培养了她的坚强和毅力,从不轻易放弃,模特生涯让她在舞台上感受到绚丽的光彩和万千瞩目,但其中也有许多艰辛与付出,而作为设计师和品牌经营者,不但要设计出漂亮独特的衣服,还要了解市场需求和顾客心理。马艳丽说,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她人生的轨迹和组成部分,都很重要,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她现在很享受设计师这个身份,觉得这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

采访中问她,有没有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全然退休?进入一种全身心的放松?在所有的问题中,唯有这一个没有答案,她沉思一下,说:现在还没有答案,挺难想象的。

对美执著地追求,任何时候都不放弃

《中华儿女》:您创立的时尚个人品牌Maryma,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已经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自己有没有对它的发展进行过盘点?

马艳丽: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和支持。创建Maryma,这是我为自己标定一生的事业,所以到现在,确实很少回头去看。回望一下,好像没有什么骄傲和遗憾,一路平稳。高级定制与大众成衣的市场不同,在设计成衣时要考虑适合哪些人群穿着,这些人的爱好是什么,流行到什么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做定制则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可以把衣服做得更华美,象件艺术品一样。这是做高级定制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迄今,Maryma的会员数量稳步上升,有政商精英,有知名主持人、歌手,还有其他国家的皇室等等。这些朋友的需求,给我一种压力,也成为我从事高级时装定制的动力。

《中华儿女》:关于私人定制,北京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比如姜虹,比如顾林,叶明子等等,您的发展之路与他们有何不同呢?

马艳丽:中国高级定制应该说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信从很多消费者的品牌观点上就能发现。所以现在国内这样诸子百家的状态,我感觉非常好。每一位设计师都在表达自己对于美、对于时尚的观点与风格。

在Maryma的发展理念中,我们所出售的不仅仅是设计,更多的是一种自身品牌的文化和艺术性,通过高级定制传达出大气天成的精神内涵。我是个完美主义的人,所以作为设计师的我更追求时装中的极致美,而这种美在高级定制中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儿女》:对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如何规划的呢?个人的影响力在公司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是加强还是淡化?对您的未来目标有什么设定吗?

马艳丽:自2012年年初开始,我们与中国几家顶级的会员俱乐部开展合作,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会员对接服务的模式。在近1-2年内,我们还会沿用和完善该模式和一些同级别的会员俱乐部开展合作。说起影响力,我和我的Maryma肯定是互动并进。每次转型,基本上是我理想目标的转移。很难讲Maryma在达到怎样的高度后我会转移我的目标,应该达到国际奢侈品的高度之后吧。

《中华儿女》:您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那些伤害是一把盐,我愿自己宽阔成海,让人印象深刻,很想知道,您对人生的理解与智慧来自于哪里?

马艳丽:在故乡河南,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他们在我的身后,对于我是很大的支持和动力,让我很幸福,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我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这更是我的幸运。当我在外面感受到很多压力或因为太辛苦而感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只要回到家里,她不用说任何话就能缓解我的情绪。

我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对美执著地追求,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这种执著锻炼了我的意志,也使我能够坚持努力去争取成功。不过有的时候我太追求完美了,会给公司同事造成太大的压力,因为完美永远是一个过程,无法到达极限。同时,爱心的付出是最好的滋养品,因为爱是一种能量。这些年来,我担任中国“幸福工程”形象大使,发起和参与救助贫困母亲的慈善事业,也是为自己补充真诚的能量。

《中华儿女》:看过杨丽萍的采访,她说,她的使命就是跳舞,想问您,您的使命感很强吗?

马艳丽:可能,我的荣誉感比较强。在我当运动员的年代,正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时候。那个时代的我崇拜郎平,心怀梦想,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这几次转型过程中,当然会遭遇艰难,这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现在我对事业的执着,反过来让我非常感谢那段运动生涯。运动场上的最大难关,在于打破人精神和身体的极限。这对运动员来说是最难的。很多有过竞技经验的人都知道,冲刺的时候,放弃和坚持在刹那之间。有时候身体疲惫到极点,打破两者平衡,最终取得优异成绩,靠的就是精神。在这一点上,普通人很难有运动员的韧性。我特别感谢那段生活,有种执着和韧劲,让我在心里是打不倒的。这种运动品质帮了我很多忙。人都有惰性,都有往后退的时候,我同样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心里那股劲能让我站住了,往前走。

回望之前走过的路,虽然不算平坦,但我自认比较幸运。因为,我能做真正的自己。

《中华儿女》:您现在的生活达到了曾经的少女时期的梦想状态了吗?如果十年,二十年再回望现在,会有遗憾吗?

马艳丽:可能每一位女孩都曾有一个穿漂亮衣服和做漂亮衣服的梦,这样看,我肯定是圆梦了。

爱情,智慧,自由,是我的人生排序

《中华儿女》:在你的博客中,你写道:以前对岁月流逝还有些恐慌的,但是随着女儿的出生,一切对岁月消逝的担忧都消褪了,女儿的诞生你觉得改变了你哪些?

马艳丽:从我宝贝女儿出生到现在,不管我几点回家,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女儿的房间。尽管有时候她已经睡了,我也要去看看她,会觉得心里很安定,一天的繁忙得到最好的报偿。对我来说,最大的奢侈就是带她去度假,但真的很难做到。不过今年暑假,我和她一起去了米兰。看着她的笑,听着她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很幸福。由此,我挺知足。说到平衡,我的感受是,对很多东西,如果用很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你一定会觉得很幸福、很轻松。工作和家庭,就是我的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感觉到很多的爱和美好,都充满着正向的能量。

《中华儿女》:职业女性与妈妈这个角色常常是都市女性面临的难以平衡的矛盾,你在这些方面自我感觉做得如何?

马艳丽:我觉得每个女性都面临这个问题,你的价值观在哪里,什么事情排在第一位,对我来讲,任何时候作为一个女性不可能像几十年前那样,就是家庭主妇,就在家打扫卫生、做饭。我的观点是无论我做什么,我一定要做事情,因为这个事情能够代表我在这个社会当中我的价值。我的意义是在这个空间体现出来的,任何时候都是,不管这个公司的规模大小,哪怕我开一家花店,卖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很享受这种生活。

《中华儿女》:如果要送三个形容词描述自己,您会选择哪三个?

马艳丽:幸运、执着、貌似强势。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