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政府立即颁发巨额奖金,开发商奖励一套海景别墅,山东高密县修建莫言纪念馆和塑像,莫言就读的小学更名为‘莫言小学’……”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立即有网友贴出这样的微博。没想到短短几天里,这一调侃式的“预言”在不同方面逐一兑现。
网友们之所以有如此预测,完全是根据前一阶段奥运冠军和去年李娜法网夺魁后狂揽荣誉奖励的翻版。莫言获诺奖的里程碑意义远高于前者,其产生的“连锁效应”甚至超出网友的想象之外。例如语文出版社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某电影公司立即拍板将莫言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拍成电影,一些出版社加紧排印莫言的作品,许多书店马上辟出专柜销售莫言小说。至于建莫言纪念馆,高密县本来已经有一个莫言文学馆。莫言获奖后,地方政府觉得原有的文学馆地方太小,无法满足接待需求,已经决定重新扩大建设为纪念馆。
一项世界大奖、一个世界冠军,不仅可激励国人,振奋民族,而且可以掀起热潮、带动产业,这是榜样应有的力量。莫言获奖后,他的作品立即火爆畅销,是很正常的现象。诚如当年我国乒乓健儿勇夺世界冠军,带动起全国性群众体育运动,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乒乓外交”;30年前女排世界折桂,全国大中学校兴盛排球。这样的热潮来源于激励,出自于自发,可谓正常现象。
而今名人热很多已经脱离了荣誉的本身,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官员“政绩饥渴症”的天降甘霖,呈现出典型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起哄式追逐。李娜在法网夺冠前还饱受体制外“单飞”争议,可捧杯还没归国,其家乡就以神速在长江边上立起她的塑像,只等她回来进行盛大揭幕。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回到地球后连自己也感到“换了人间”,其母也沾光荣获“当代孟母”称号。
如果说地方政府为了标榜政绩,追逐名利而热捧名人与冠军还情有可原的话,出自于文化界、知识界的一些“发热”举动就令人有些莫名其妙了。就拿语文出版社火速拍板要将莫言作品收录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举动来看,就很有些“趋炎附势”的意味。一篇能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不仅是精品力作,还要适合青少年阅读,在指导写作上起范文的作用。因而在教材的筛选上力求精益求精,同时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内的试点检验。莫言的许多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蜚声中外,耳熟能详,可几十年来竟没有进入教材挑选者的视野。如今一获诺奖,就成为不二选择,这不但不能表现出语文工作者的慧眼识珠,恰恰表明我们原来的无知——要么就是过去没有认真读过莫言的小说,要么就是作为语文工作者压根就掂量不出莫言小说的文学价值。
文学不同于体育活动,不同于获奖产品,可以由政府推动、市场热销来达到让其兴盛的目的,更不能以“成王败寇”来衡量它的价值。文学的本质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能打动人心,荡涤心灵。只有用心去贴近文学,以发自内心的热爱去品味文学,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倾诉融为一体,才能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精神的享受与思想的升华。做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与欣赏者,不是靠一时冲动修炼而成的。对一个伟大作家的热爱,更不能以其获奖项目大小来决定,更不是以舍得花大价钱给他树碑立传、修馆塑身能体现的。将赶浪潮、追时髦的方式来追捧文学,不仅领悟不到文学的真谛,反而是对文学的亵渎与扭曲。
面对突如其来的“莫言热”,连莫言自己都呼吁希望尽快“冷却”。我们期待借莫言获奖能真正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间兴起久违的文学热,而不是掀起追星潮。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