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作家医师”、内科学医学博士志贺贡,曾提出过一个关于健康与人生的关键数字——0.8。他认为,就健康方面而言,心脏每0.8秒跳动一下,也就是每分钟跳动75下,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烹饪时原本加一匙盐,改为0.8匙,不仅最能够引出生鲜食材的原味,而且对肾脏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他进而指出,人生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和余地,而不是让身心一直处于紧绷状态,0.8是人体健康最佳指数标准。
志贺贡博士的0.8人体健康理论不仅对我们的人体健康具有指导作用,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你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课堂,教学内容太满,教学设计太紧,教学课件太美……教师和学生都像在知识的生产流水线上,程式化、工序化地一环一环地教和学,老师和学生都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我们的课堂同样“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问和余地”。
为了不过分地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一节课的教和学都应该控制在“O.8”的指数范围内,这样做的效果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留有布白和反思的空间,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消化和思考的时间。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基层一线的老师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让我们的课堂赢在“0.8”。
内容少一点。当前的课堂,有些老师恨不得一节课当两节课用,教学内容安排满满的,并且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补充和拓展了很多课外知识。新的课程理论要求我们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应该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年龄特征,因此教学内容安排要适当且富有“弹性”,课堂上不必将教学内容讲得太实、嚼得太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地质疑、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回旋与回味的余地。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被“有意”忽略,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被“故意”忘却,这样“模糊”的结果,会使学生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程序少一点。一堂成功的课,一般不可能面面俱到,完美无瑕。如果真要追求面面俱到,反而可能会使整堂课显得拥挤。简化课堂程序与结构,突出某些重要的教学环节,把知识的重点、难点一步一步落实到位。简约而不简单,某些知识的“细枝末节”需要老师认真地理一理,归归类,这样课堂上就“留有余地”,老师可以针对某一主题的知识鼓励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讨论、去验证。并且课堂上应该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本质的理解,真正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体系,这样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正确而熟练进行知识或方法的迁移。
规矩少一点。我们的课堂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规矩,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多地强调抓纪律,抓规范,就会忽略关注学生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有了安静的课堂,就意味着有了一堂好课。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因此,我们的课堂需要给学生一个民主而自由的空间,需要给学生一份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不要给学生加以太多不必要的规矩,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赢在“0.8”,并不是教师不求进取,不去精心预设,而是要给自己和学生一些空间、一些追求、一些寄托,不让课堂太满、过溢。这样,我们的老师才能飞得更高,学生才能走得更远,教与学才能更和谐。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职业教育中心
(栏目责编 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