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至今已过去四年时间,但其造成的影响和后续波动依旧可怕,比如近几年发生的欧债危机、迪拜危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等,都与2008年的金融风暴有一定关系。这段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时间区间,被称为后金融风暴时代。
在后金融风暴时代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2012年,有两个温州商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一个是林春平,从“金融大英雄”沦为阶下囚;一个是胡福林,从震惊全国的跑路老板成为企业家自救的标志性人物。仔细分析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他俩和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一样,都是2008年金融风暴的受害者。只不过,在风暴过后,由于他们的选择不同,而命运迥异。相比金融风暴,更可怕的是人心、人性的危机。但愿林春平和胡福林的故事,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大米之王”的弥天大谎
19岁那年,温州小伙林春平来到深圳闯荡,靠做皮革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渐渐地,林春平不再满足于做小买卖,他放弃了收入稳定的皮革生意,跟风做起了自己并不擅长的航空货运,结果不仅把前几年赚的钱赔了个精光,还欠下一屁股债……
为了寻找发财捷径,2005年后,林春平选择了出国谋生。两年内,他先后去过新加坡、加纳等多个国家。2007年年初,他“衣锦还乡”,在深圳成立了春平丽泰米业有限公司。他还经常回温州拓展业务,并宣扬自己在国外发了大财,在广东有了实业。
有人问他是怎么发财的,他说是在国外做矿产生意,但没几个人相信。林春平想到了利用媒体宣传自己。2007年4月,温州某报头版刊登了他的“创业奇迹”:他通过一家中介机构了解到加纳有个铜矿,于是花了五十多万美元接手,并且以10%的利润回报和当地酋长打成一片,第一个月采矿便挖出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十几克拉钻石,但他始终决心回温州发展,让“国外淘的金在国内发光”……
这篇报道让很多人相信林春平真的发达了。有人问他:“你过去做皮革,怎么现在突然卖大米了呢?”他笑着说:“我这人就喜欢不按常理出牌,总是走与别人不一样的路。你知道吗?有一次我去香港参加世界性的经济论坛,结识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位专家,对方告诉我,全球性的粮食商战马上要打响了,这块市场会很热……”
过去的债主听说林春平发达后,纷纷要他还钱,但他反过来劝大家:“这点钱还怕我还不起啊?你们要是有眼光的话,就放在我这里让钱生钱吧,我保证你们今后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债主都信以为真,有的还继续借钱给他。
2008年,金融风暴爆发,林春平的米业公司遭遇了重创,但他没有接受现实,反而玩起了更大的金钱游戏——当时,很多中小企业急需资金,他从中看到了民间借贷的商机,在圈子里放出话,说他联合西非、欧洲的一些温州籍商人投资了1000多万美元,在黑龙江、浙江、山东等地建立了粮食生产基地,他要做国内的“大米之王”。这些举动让他筹集到了许多民间资本,雪球越滚越大。
2009年,林春平又号称投资5000万元,将年产6万吨的日本佐竹稻米加工流水线引进到了他在浙江兰溪的生产基地。2011年年初,他在温州成立中国春平集团,自任董事长,并对外公布集团下辖15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业务分布于4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
林春平的“生意规模”日益壮大。可他清楚这些都是空架子。借贷来的钱怎么还?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2011年下半年,温州民贷危机爆发后,圈钱心切的他又找到了当地一家媒体,爆料自己花6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大西洋银行。
由于中国人收购美国银行史无前例,这篇报道出来后在全国引起了空前反响。2012年2月1日,在世界温商大会上,林春平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很多人围着他好奇地问:“你一个卖大米的,为什么要去美国买银行呢?”他笑着解释:“我想拓展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市场,因为买了银行,我就可以接触很多那边的政府高官、金融精英,还有机会参加各种世界组织的论坛会议,这些可都是无形的资产啊!”
其实,林春平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借势圈钱。当时温州正陷入民贷危机之中,很多民间资本不敢轻易投资,而他想借“收购美国银行”之举,建立起一个实力强大、值得信任的企业形象,从而吸引资本。
可纸包不住火。2012年3月,新华社记者在美国特拉华州、温州两地深入调查后,披露了林春平收购美国银行一事纯属子虚乌有——他只是以近乎零成本的代价买了一家已宣布破产的经营性公司。谎言被揭穿后,林春平被迫向公众鞠躬道歉。不久,在压力下,他又辞去了温州市政协委员职务,一场金融闹剧草草收场。
正是这场闹剧,把林春平送进了温州警方的视野。据警方调查,林春平等人自2011年以来,为牟取巨额的非法利益,聘请开票人员、财务人员,利用伪造的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对外承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业务,并收取开票额4%至6%的开票手续费,向广东、福建、江苏、上海、湖南等22个省市的企业大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虚开金额数亿元,税额上亿元,造成几千万元的国家税款损失。
2012年6月9日夜,温州警方在珠海市擒获了林春平。7月17日,林春平被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天下男人》解读:客观地说,林春平的大胆、精明、能干,值得肯定。但物极必反,过于大胆,就会变得疯狂;过于精明,就会反被聪明误;过于能干,就会“惊天动地”。他的人生出现重大转变,是在金融风暴爆发后——本身就暗藏巨大借贷风险的他,依然选择了进一步依靠借贷来扩张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极其危险,也很不负责任的赌徒心态。正是由于这个抉择,导致了他后来一系列“惊险”的举动:扩张假象、编造“收购门”、虚开发票……林春平曾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不管做哪一行,只要脚踏实地,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把诚信和口碑做好,就会取得成功。”而他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下场。
“眼镜大王”的回归
高中毕业后,温州人胡福林接手父亲的眼镜批发店,并说服家人办起了信泰眼镜厂。
后来,胡福林先后成立了浙江泰恒、上海信泰等多家眼镜公司,最辉煌时,集团员工达3000余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眼镜大王”。
然而,2008年的金融风暴,令胡福林的信泰集团出现了颓势。但这年年底,他竟出人意料地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先后投资6亿元组建了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企业,大举构建新能源版图,并谋划上市。
一边是生意滑坡,一边又扩张新领域,胡福林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钱从哪里来呢?原来,金融风暴后,国家拨款4万亿元救市,温州大小银行每天围着胡福林转,都希望把钱贷给他。他也很想趁机完成企业升级转型,便照单全收,贷到了大量资金。
但胡福林这项激进的发展计划引起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妻子意识到风险过高,便三天两头劝他要慎重,原来感情甚好的夫妻因此开始经常吵架。2009年,胡福林与妻子协议离婚。
让胡福林骑虎难下的是,2010年11月,银根紧缩,昔日求着他贷款的银行,突然“翻脸不认人”,他很难再向银行贷到资金,无奈,胡福林只得向民间借贷。但从民间借贷来的钱,对于他刚刚起步的新能源公司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每月的收益连巨额利息都抵不了。最终,他无奈出逃……
2011年9月20日晚上,胡福林跑路的消息迅速传开,债权人和供货商连夜赶到温州,不少人还开着面包车、小货车过来,准备哄抢东西。次日,温州市瓯海区政府紧急介入,大批保安把守信泰集团门口。突然的变故令员工们备感意外,但他们始终不相信老板会跑。很多员工哭着说:“胡总一定会回来的!”
不久,有网友爆料,说从信泰集团高管处得知,胡福林欠债高达20多亿,其中民间高利贷12亿,光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银行贷款8亿,月息500多万,其资债差额达9亿,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胡福林出逃,引起的不仅是债权人的恐慌,更是供货商的欲哭无泪——很多给信泰集团供货的眼镜配件厂,一般都不大,利润很低,付款周期为三个月左右,如果信泰集团不能支付货款,起码有上百家小企业受到牵连,再加上信泰集团的员工,以及民间借贷背后的关系人,可能有上万人因此受到连累。
胡福林的下落关系着许多人的生计甚至身家性命,关于他不会回来的传言一直没停。2011年10月10日,就在人们胡乱猜疑,不少供货商甚至对胡福林彻底失望时,消失20天的胡福林从美国回到了温州。当天,他深感歉意地说:“我对不起大家,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和痛苦。但请你们相信,我去美国并不是外界谣传的出逃,我只是去向朋友寻求帮助,并跟一些客户要债,希望大家理解我的处境。”
胡福林为什么那么快有信心回来面对现实?原来,在温家宝总理到温州考察工作以后,整个温州地区的经济形势与胡福林去美国之前有了很大变化,加上温州市及瓯海区政府、银行、工商联、眼镜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债权人也一直在和他沟通,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不久,信泰集团全面复工,看着许多跟了自己20年的老员工依然回来上班,胡福林心里十分温暖。2011年年底,在当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他开始重组企业,先狠抓眼镜生产,这是他的老本行,也是集团的基石;然后,他把新能源项目进行整合,比如债转股、招商、引进合伙人等;温州眼镜协会还专门成立了“信泰帮扶基金”……
2012年6月,胡福林通过自救,加上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输血”以及债权人的支持,终于让信泰集团全面恢复正常运转。六个月时间浴火重生,胡福林成为众多跑路老板回归、重组、自救的代表,他感慨万千地说:“我感觉企业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脚踏实地,更不能忘了肩头的那份社会责任感,不抛弃,不放弃,只有这样,落难之际才会有人伸出援手!”
《天下男人》解读: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一个人的态度、抉择,同样会决定命运。我们不必去探究胡福林出逃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可贵的是,他最终回来了,而且成功挽救了企业,这才是真正的男人气节、企业家精神。在金融风暴中,任何企业都有可能翻船,但重要的是,在后金融风暴时代,掌舵企业的人能够重新站起来,以更务实更具责任感的态度,去修复船只,引领企业向前。
后金融风暴时代,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企业家
(蒋小华,浙江华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尽管目前经济出现向好的势头,但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企业家仍需要保持危机感与紧迫感,才能避免林春平式悲剧:
1、信息为先
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世界经济趋势不明朗,需实时了解,充分获取并有效利用可靠的信息,加强决策速度,及早采取措施。
2、现金为王
金融风暴虽已过去,但为确保良好的财务和流动资金情况,仍需加强现金管理,审慎投资。
3、成本为重
在关注营运业绩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优秀的企业家从来都是成本杀手。
4、坦诚为本
抱团发展是后金融风暴时代的最好办法。对员工、供应商、债权人、合作伙伴等开诚布公地说明企业情况,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坦诚是根本,切勿让面子害了自己,也害了企业。
如果你是职场人士
(张锦喜,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第一,不要轻易辞职。后金融风暴时代,尽管已坚持了几年,你的待遇或许依然在下滑,你会因此感觉前景迷茫,但要知道,整个行业的状况都差不多,在各家公司都降薪裁员的情况下,另谋高就的难度系数比平常大很多。
第二,和老板保持一条心。在困境中一起坚守,最能使人和人之间产生深厚感情,你已经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一定要再坚持一会,跟老板同舟共济。这样,当风雨过后,你必将成为老板最信任的人。
第三,切勿盲目转行。即便你要换工作或者被炒鱿鱼,也最好不要转行。因为后金融风暴时代,企业都在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即便你进入陌生行业,也很难立足。更重要的是,后金融风暴时代一过去,你所在的行业也必将迎来春天!
第四,做好失业准备。后金融风暴时代也是失业高峰期,所以这一时期要多留意工作机会,即使自己用不上,也可以在朋友失业时帮上忙。
第五,创业因人而异。工资下降,实在不想干了,还可以考虑创业,但前提是你不仅得有才,还得有财。相对来说,后金融风暴时代,创业成本较低,但压力依然很大,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你正准备创业
(杜贤,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研究员)
后金融风暴时代,创业型经济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新的创业者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吸取前车之鉴。分析那些在金融风暴中倒下或陷入困局的企业,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为自己的创业积累宝贵经验。同时要树立自身榜样,创业不仅仅是创造一番事业,更是创造自己的意志、理念、人格等。只有先做好人,才能成就辉煌事业。也只有把自己炼成了一块好钢,才能经受得住风吹雨打。
其次,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世界银行总裁高级顾问莫里斯·斯特朗说过,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果这些企业生存不了几年,就无法保证未来经济的发展。
另外,要做好经受风吹雨打的准备。创业者在遭遇挫折、困境时,要保持镇定,积极寻找出路,自杀、跑路、铤而走险等任何消极的做法,只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