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情绪引导机制的构建

2012-04-29 00:00:00胡吉红刘华政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2年3期

情绪是个体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由三个成分构成: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生理唤起、表情行为。情绪的不同状态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比如,遭遇负性情绪,通常会引起人的不愉快的反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心理、行为、效率等都会受到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到人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而积极情绪状态就会引起人愉悦的体验,对心理和行为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对个体而言,情绪需要引导和管理。

一、学生情绪引导的必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情绪高涨期,也是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的时期。情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情绪状态,还会波及其心理健康,甚至是学习和生活。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情绪引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成长成才

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的、正面的情绪状态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相反,消极的、负面情绪的长期积压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生理疾病的发生。

人的认知、需要和外在的情境都会影响到个体情绪的状态,反过来,不同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人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弗洛伊德曾说过,学习掌握自己的情绪是成为文明人的基础。青少年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提高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对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也极为有利。作为完整意义的人,只有良好的智力和学识是不够的。懂得调控情绪才能使一个人的人格更完善,生活更丰富,人际关系更和谐,也更容易成长成才。另外,良好的情绪也会有助于开发人的潜能,潜能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情绪的参与和支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好奇心、美感,推动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自觉去学习,向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同时,积极的情绪也会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2.有利于校园及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教育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具体而言是指学生的身心和谐、学生之间的人际和谐、师生和谐、学生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其中,居于基础和前提地位的是学生的身心和谐。没有学生身心和谐,校园内的人际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一句空话了。

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绝大多数存在于校园内部。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对于校园建设、社会和谐构建意义十分重大。而情绪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是将人性、人的情绪的发展放于重要位置,追求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它是从最基础、最根本的方面追求着和谐的最终意义。由此看来,情绪管理的最终方向和目标与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是一致的。所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情绪管理必然能够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3.学生管理中情绪管理的普遍缺失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往往更突出强调制度、纪律等硬性约束,却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及情绪、情感问题的关注,导致对青少年学生情绪管理方面的普遍缺失。比如,在学生管理中缺乏必要的情绪方面的理论指导、具体操作程序、长期有效的情绪管理机制等。

二、构建学生情绪引导机制

提高青少年情绪管理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个人、学校、家庭共同的努力。但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建立青少年情绪管理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1.建立和完善情绪监督机制,及早发现学生中出现的情绪问题

监督机制也可以叫作预警机制。在学校建立情绪监督机制主要是对青少年的情绪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个体或群体的情绪问题,并作好预案,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教师、辅导员、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网。首先,教师应发挥情绪监督主导作用。将以往对学生知识过多的关注转移部分到对青少年的情绪的注意。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现学生的情绪问题,尤其是要对学生宏观的情绪状况有所了解。其次,班主任要真正担当起学生情绪辅导的任务。班主任除了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帮助学生以外,也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青少年学生个体的情绪变化着眼,面对面、心贴心地关心学生。再次,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联防联控网络。学生之间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在一起,彼此熟悉,相互之间更加了解。要发挥学生发现情绪问题早的优势,建立同学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向教师定期汇报的机制。

2.构建情绪的疏导机制,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情绪疏导机制亦可以叫作安全阀机制,是指学生一旦发生了情绪问题,通过疏导、宣泄、化解等途径,将不良情绪问题加以排解。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心理咨询室,落实地点、人员、经费,尤其是要鼓励相关专业,有这方面兴趣的教师外出参加心理学的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从事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有关情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求助于心理咨询的意识,将心理辅导常态化。

其次,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集体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发展的助人过程。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和学生辅导人员都可以成为学生团体辅导的发起者和组织者,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主题和程序,学生之间展开坦诚、亲密、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可靠的稳定的团体关系,以消除自己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偏差,借以解决情绪上的不良问题。这种机制不仅对于个体学生消除消极情绪有益,同时对于学校学生群体所出现的不良情绪也能够疏导和宣泄。

再次,学校要举办各类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各类活动,青少年学生不仅可以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宣泄旺盛的精力,同时还可以疏导不良的情绪,提升团体的凝聚力、战斗力。

3.构建情绪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正确的评判

情绪评估机制是监督机制和疏导机制的基础和前提,是指对学生情绪状态、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等问题进行总体的测评,主要是发现学生中是否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问题。测评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定期对学生进行有关情绪问题的问卷调查,然后经过数据统计,可以分析出个体的情绪状态和群体的情绪数据。二是由教学人员经常到学生内部进行走访和调查。教育者如果不能切实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教育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但现实中,很多教师注重教学的设计、深挖教学内容,也能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但对于学生的现实需要、思想动态、情绪状态及原因了解得并不多,往往使理论联系实际变成了一句空话。学校的领导、教师、团干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面对面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关心他们所关心的,尤其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做到及时和其他学生管理者和教师进行交流汇报,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思想、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动态,做好评估工作。

学生情绪引导机制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有意识地行动,更需要师生共同为自身的健康生活、成长,为学校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若兰.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12).

[2]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3] 林艳.当代大学生情绪管理机制研究.高等教育,2011(6).

[4] 陈敏.浅谈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科技创新导报,2008(8).(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