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研究

2012-04-29 00:00:00王裕临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2年2期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教育部提出,“要重点抓好农村学校体育”,加强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不仅关系到整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更是开发我国体育人才资源的战略需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并为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依据研究的需要,根据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制问卷。问卷涉及到体育教学每周开展的课时数、上课的场地、器材等问题,对郑州市辖区内的6区5市1县的新农村中学随机抽样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学校领导问卷35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91.4%,有效率为100%,体育教师问卷198份,回收19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300份,收回298份,回收率为99.3%,有效率为100%。运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如表1所示,32.1%的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视的,60.2%的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一般,只有7.7%的学校领导认为体育教学不重要。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影响很大,事实也证明,学校主管领导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深度,直接影响着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支持和监管力度。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新农村中学体育课存在随意占用甚至不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这正是学校主管领导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更说明学校的主管领导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大局意识,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督导力度。

2.体育课的开课状况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由表2所示,在调查的郑州地区新农村32所初级中学中,每周体育课在3节以上的占72.2%,27.8%的学校每周有两节体育课。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每周开设2~3学时体育课,所调查的新农村初级中学均能保证每周开2节或3节体育课,这反映出大部分新农村初级中学均能按大纲要求保证基本开课学时。以上数字还说明,虽然初级中学的升学压力大,但学校都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按照教学时数要求开足体育课,能够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注重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学生每天基本的锻炼身体时间。

3.体育教学计划与进度执行情况

教学计划是教师依据学期或常年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教材和时数,按照一定的要求,合理分配课时并提出考核项目的考核时间等,它是教师编写课时计划的主要依据,对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由表3可以看出,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规范水平比较好,有65.3%的学校有教学计划与进度并能完全执行,只有4.1%的学校没有教学计划与进度。

由表4的统计数据表明,新农村初级中学有71.2%的体育教师是按要求编写教案的,只有9%的体育教师不按要求编写教案。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单项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节体育课所做的教学方案,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以上数据表明新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4.体育与健康教材的选用情况

新农村初级中学选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情况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32所中学中选用统编教材的比例较高,达到66.5%,自选教材的占到23.6%,自编教材的占6.8%,只有3.1%的学校没有教材。

5.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情况

在对教师调查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时发现,对于评价方式的选择,直接采取教师评价的占到75%,而采取其他评价方法的占25%。一般教师认为学生的平常上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均应加入体育课的期末成绩中。因此,80%的教师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中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就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分值有所差异,但差异不太明显。因此,在体育课成绩评定中加入如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及合作精神等因素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及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很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建议

首先,新农村初级中学主管校领导对体育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能够保证体育课的开课时数,但部分主管领导需要进一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督导力度。其次还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通过讲座、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建立课改的新理念,通过一些研讨课等形式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课改的信心,促进体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其次,有65.3%的新农村初级中学有教学计划与进度并能完全执行,只有4.1%的学校没有教学计划与进度,有71.2%的体育教师能按要求编写教案,只有9%的体育教师不按要求编写教案。建议体育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据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围绕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有针对性、实效性地联系各学校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其终身的体育锻炼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法,关注个体差异。建议体育考试应遵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合作能力、进步幅度等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李永亮,毛振明.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2000年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研究.体育科学,1997(1).

[2] 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1(9).

[3] 何元春,葛宁,杨洪辉.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4] 曲宗湖,尚大光.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和卫生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3).

[5] 李相如,李芬芬,任玉春.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0(1).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