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与效率。相对于那种前后颠倒、信口开河的提问,有效提问必须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指向要清楚、明确,既能疏导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疑难,更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学功能。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
一、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分析
由于诸多原因,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提问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应当适度。
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当问题难度偏高时,会使数学变得高不可攀,使数学课堂成为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当问题的难度偏低时,会让教学面临皆大欢喜的境地,学生要么只需回答“好”“不好”“对”“不对”,要么只需重复书上已有的答案,学生的思维犹如一潭死水,无任何发展。
2.提问出现冷场。
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问题重复且缺少变化,没有问在点子上,导致课堂上出现启而难发的局面。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教师的提问不能很好地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考、质疑、探索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提问注重结果。
教师的提问没有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过程获得的,那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有效提问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巨大作用。
二、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预设课堂提问的策略
1.根据教学目标,预设课堂提问。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是全面、具体、富有弹性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带来不同的课堂提问的预设。例如,“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定位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并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等等。那么,课堂提问一定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
数学课程内容往往是复合型的,既可以选择内容让学生获得知识,也能够选择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够选取适合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而这三者都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得以实现。
2.围绕教学重难点,预设课堂提问。
一堂数学课要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把握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最终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时要把问题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
3.针对知识联系点,预设课堂提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课程是没有全新的和绝对孤立存在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做到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使自己达到“懂、透、化”的目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课堂提问。“懂”就是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透”就是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难点和关键,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做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融化为一体。
(二)选择应变方式,有效调控提问
1.调控候答的时间,确保学生思考的空间。
候答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前的时间(也称候答时间Ⅰ)和学生回答后到教师对回答做出反应之前的时间(也称候答时间Ⅱ)。大量的实验表明,许多教师为了显示教学的效率或课堂教学的紧凑和活跃,不断地进行发问,候答时间通常在1~3秒之内,有的甚至不足一秒。国外有一项实验证明,教师的候答时间Ⅰ增加至3秒以上,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原因在于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创造了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更为宽松的课堂气氛。当候答时间Ⅱ调整到3秒以上,师生之间的问答性质就会由“质问式”变成“对话式”,这种变化有益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成绩。
2.调控叫答的方式和范围,增强有效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叫答集中表现在叫答的方式和叫答的范围这两方面。研究表明,学生可预知规则的叫答方式要比教师随机叫答方式效果好,因为预知规则的叫答方式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叫答方式往往更倾向于个别好生,这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预设课堂提问”和“选择应变方式,有效调控提问”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课堂提问的精心预设和合理选择应变的方式来调控课堂提问,那么就可以改变本文所提出的课堂提问现状,使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