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把除数由小数转化为整数的道理。
【案例描述】
教学数学教科书第93页例5时,我安排了让学生做“练一练”第1题,然后开始让学生对第2题“4.83÷0.7”列竖式。这时,班上有一位爱动脑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可不可以这样列竖式——列竖式时像‘练一练’第1题那样,把移动小数点位置的过程在头脑中完成,写竖式时直接把移动后的结果写下来,写成48.3÷7?”我一愣,备课时没想到会有这个意外。但我觉得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这时候如果让大家来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思考。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学生:“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方法行不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练一练”第1题既然可以写0.12÷0.3=1.2÷3,那我们列竖式时,就可以把4.83÷0.7直接写成48.3÷7,把移动小数点位置的过程放在心里面完成。我的眼前一亮,心想,我已经是第四次教学这一块内容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知道学生之所以经常算错答案,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书写对计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平时的教学习惯以及教材的安排,对于小数点位置的移动都是用一条斜线把小数点划掉,然后再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这样处理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竖式中不仅有多个小数点,还有斜线,后面的教学中还会碰到被除数位数不够时在后面添“0”,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被搞糊涂了,不知道商的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地方。这时候,我说:我们不妨来试一试,验证一下,我们这种列竖式的想法是否正确。计算表明,学生们的这种列竖式计算的结果完全正确。在以后的练习中,学生们都采用这种方法列竖式计算,做题正确率比较高。
【案例反思】
课后,我把今天课堂上的做法与同事作了交流,大家也认为这一做法可行。我们的认识有这样几点:
1.这样计算其实是把小数除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数的除法,而且过程跳过去不写,放在心里进行。
2.其优势在于一来不仅从书写上看很整洁,而且因为题中除数中已经没有小数点了,所以学生也不会再乱点小数点。
3.用这种方法列竖式,在上练习课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回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我注意给学生提供较多专项的类似练习题,然后请学生口答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应该是几除以几,让同桌互相口答。这样,一来减少了书写的时间,并使书写看上去整洁,二来更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4.不足之处在于,这样写算式,表达的已经不是原题数据内容了,它只是与原题得数相等的除数是整数的新题的计算过程。
5.应当承认这样写不错,可以允许,但教材的解题竖式还是规范合理、过程清楚的。这是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
通过本次的教学质疑和学生的意外发现,我认为,对于知识的教学我们一定不要死守教材中的教条,要敢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多想,肯钻研,教学中有很多地方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责编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