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或者过程主动去了解、探求的心理活动倾向。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迅速而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并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劳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可采取哪些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 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范围相对狭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事物尤其感兴趣。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教具、学具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如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这一实际问题时,学生一下子弄不清多多少或者少多少。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他们摆出13个红花片,然后在这些红花片的下面摆出8个蓝花片,并说明要从左边起一个对一个地摆。学生摆完后,教师提问:“下面哪种花片多?看看第一行里的红花片哪一部分和蓝花片同样多?请大家用手圈一圈,同桌相互检查一下,看看圈得对不对?再圈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部分。”这样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用直观比较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若要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动必须要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持久。针对这些毛病,我在教学时及时创设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生活情境,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先出示3盘苹果,每盘2个,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很快就说出是3个2相加等于6个。接着我再添加一盘,问现在变成多少个2相加呢?学生也很快说出了4个2相加等于8。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6盘、7盘、8盘分别是几个2相加?9盘、10盘、11盘呢?我又说:“如果100个2相加,先写出加法算式后,再一个2接着一个2相加,岂不是很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简单、更快捷的计算方法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很想知道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注意力也就更集中,自然而然他们对乘法的学习也就更感兴趣,学习起来越认真。
三、凭借数学游戏,引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做认识型游戏的方法可称之为重要的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来进行。”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一种“兴奋剂”,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我在教学中把“找朋友”、“夺红旗”、“帮小动物找家”等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开展饶有兴趣的游戏,进一步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而且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认数10”这一课时,我就通过几种游戏巩固了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认识。首先,我让学生用小图片摆出“10的组成”。然后,我出示1~9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即找出两个数相加等于10。接着,做“找朋友”的游戏,先把1~9的卡片发给9个学生,每个学生拿一张卡片站在教室的前面,然后指名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8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找到的数字卡片加起来的结果是10,其他学生就齐声说“对”;加起来的结果不是10,大家就齐声说“不对”。最后,看谁分得多,教师和学生比赛。教师拿一张数字卡片,学生一起说出和教师卡片数字相加等于10的数,说对了,学生得分,说错了,教师得分。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同样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更好,课堂学习的氛围更浓烈。
四、巩固应用新知,增强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理激起自豪与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 巩固练习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要“精”,而这个“精”,不仅仅只是“精心”,更要做到“精彩”,使巩固练习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成为一个亮点。当前作业形式单调,学生机械操作,丝毫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拓展性练习则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数学情境,既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模拟到超市里购物的情景,要求学生说说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商品,付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让他们算出还剩下多少钱。根据这节课上所学的知识,我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是:调查10元钱可以买哪些商品?能找回多少钱?在调查中你有什么发现或者困惑?
美国心理学教授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爆发智慧火花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