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习竞赛 激发学习动机

2012-04-29 00:00:00肖汉元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1期

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竞赛恰恰可以充分利用孩子这一心理特征,成为激发孩子学习的外在动机,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竞赛开展得好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需求,培养学生奋发进取、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等思想品质;能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外在动机,激活学生的各种内在动机,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学习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新课导入之时,开展学习竞赛

教师讲究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课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学习竞赛是最有效的导入方式,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持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灵活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略带游戏性质的教学比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什么是面积”,课伊始,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场涂色比赛,要涂的是一个大黑板和一个小黑板,任学生挑选一个跟教师进行比快慢。显然,学生选涂了小黑板,在全班热烈而有节奏的加油声中,虽然教师不停地涂,学生还是轻轻松松就赢了。这时,教师及时启发学生,为什么老师输了,学生纷纷举手说这是因为老师涂的黑板比较大,而他们涂的比较小。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迅速进入竞赛角色,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学生很快建立了面积有大小之分的概念,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二、认识概念之后,开展学习竞赛

学生刚认识一个概念后进行适当的学习竞赛,可促进学生对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化枯燥无味的概念教学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也能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激励并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激发创造热情,坚定创新意志,进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如教学“认识比例”,学生刚认识什么叫比例后,教师及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四个数去组成一个比例,看哪一组举得又快又对。学生纷纷发言,在竞赛活动中个个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遇重难点之时,开展学习竞赛

学生虽然求知欲强烈,一旦遇到重难点也显得底气不足,教师总是不停地讲解与练习,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时教师要学会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把学习竞赛活动渗透到教学重难点中,诱导学生深入学习。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其中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黑板上出示0~100这些数,问哪些数能被2整除,看谁找得快。生1一个一个数计算,算得慢且费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算出全部答案;生2利用查找规律的方法,很快找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产生了疑问:“算得快的同学是用什么方法呢?”教师就可以顺势讲解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教学难点,教学前教师与学生也展开了一场随意举数,判断能否被3整除的比赛,学生自然输了,这一谜团让学生都想探个究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四、创设情境之时,开展学习竞赛

创设新奇、有趣、困惑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开展适当的学习竞赛,更能把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求由潜在的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初步的挑战意识,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完“圆周长和面积”这课后,教师出示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有一头牛拴在一个树桩上,牛正在周围的草地上吃草。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情境提出问题,看谁提得多。学生提出了“牛吃一圈有多长”、“牛吃一圈有多大”等有关圆知识的问题。开展这样的竞赛,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一题多解之时,开展学习竞赛

在练习环节中,许多题型经常出现一题多解。一题多解能激发学生发现创造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熟练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灵活性与独创性。开展解法比赛,看谁解法多且合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解题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感,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教学“解比例”,教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书上的解法,每四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解法比赛,然后课堂展示。比赛的结果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有的利用比的意义来解,有的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有的利用口算来解,有的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有的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学生的解法多种多样,课堂的气氛空前活跃,他们在解法比赛中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之,只要竞赛开展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成熟发展。教师在学习竞赛活动中所做出的动作行为,都要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激励与强化作用,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昂,学习兴趣倍增。在竞赛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防止把竞赛作为激励个人自尊心与荣誉感的手段。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