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白板与小学数学的有机整合

2012-04-29 00:00:00游小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1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从传统的“黑板”到现代的“白板”的历史演进。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电脑、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容易操控,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成一个整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即包括教材、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图书馆、互联网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优秀课程资源之一。电子白板容量大,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的灵活整合,其内置的资源库设置了直观的“资源树”,所有的资源按文件夹分类便于管理,教师可以轻松找到背景、图片、声音、视频资料、课件等各种资源。

如在教学“认识公顷”时,我运用电子白板丰富的资源,创建了一个苏州园林的知识网络,其中涵盖了苏州有代表性的拙政园、狮子园、留园、网师园等园林的占地面积,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园林的占地面积,根据学生的猜测点击相应的园林图片,白板上随即出现配乐朗诵的园林占地面积等相关知识的简短介绍,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

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电子白板可以综合利用图片、视频材料、先进的动画技术,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多媒体课件时,我针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不同的认识水平,实行分层教学(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之一是艺术班,全部是女生,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预案来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基础比较弱的艺术班,我采用生动的视频动画直接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加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和了解;而对于思辨能力较强的班级,我采用了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的动画,初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殊联系,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探究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展现多样的教学手段

数学课的特点在于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识,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常常利用电子白板的特有功能,如拉幕、拍照、显露器、神奇墨水等,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种方法的局限性,我把全班5个学习小组测量的同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运用电子白板的“照相”工具一一拍下来,学生明白了测量产生的误差,理解了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同时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

四、实现互动的教学过程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电子白板不仅仅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而且还提供了室内与网络等多种交互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电子白板附带的投票器是一款方便的掌上反馈系统。课堂上人手一个,学生用它来做选择题,投票器就会在收到答题信息后及时统计结果显示出来。在练习课中,教师也可以用它来及时获取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诊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分数的认识”练习课中,为了让学生辨析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分率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将下面的选择题嵌入投票器,进入倒计时,学生开始“投票”答题。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1/2,第二根用去1/2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比较长?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一样长 D.无法确定

答题的情况当场得到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评,投票器大大提高了练习讲评的效率。

五、推动自主的探究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投入学习,加上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结合计算机知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学习完“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后,我补充了一个问题:你想不想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学生随即被我的问题吸引了,纷纷在电子白板上画一画、分一分,讨论讨论,最后发现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这样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180°,但是会多算了一个平角,所以也可以证明出结论。学生从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数学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利工具。它有助于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灵感火花,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自主学习;也有助于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教师及时评价学生。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