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空白”在课堂中更精彩

2012-04-29 00:00:00张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11期

刘书全先生在留点空白这篇散文中有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能快乐度日。” “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姿情,但绝不能灰心,低头,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亮光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虽然他讲的是人生,但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亦是如此, “满堂灌”只会使学生窒息,要力求做到疏可走马,又别有景致,让“空白”在课堂中更精彩。

一、留提问后之空白,给学生静思和深思的时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他们善于联想,有探索精神。同样,教师只有提出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应还给课堂一份“空白”,让每个学生成为这个课堂“留白”中的主角,让学生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量一量三角板中每一个角的度数,再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有学生猜: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我没有做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证明它吗?可以试试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等方法。”过了一会儿,学生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有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同一条直线上;有把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再拼在一起;还有的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给学生思考的空白,信任学生,学生才能得出精彩的答案。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舞台,他们就会展示动人的舞姿,舞台有多大,舞姿就有多美。

二、留动手操作之空白,给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的空间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运用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生疏的问题熟悉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体验。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留有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加强动手操作,学生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感受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节课中,先让学生用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小棒围一围,再让学生用1厘米、3厘米、4厘米的小棒围一围,要求学生在操作之后思考为什么1厘米、3厘米、4厘米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到底怎样的3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再次动手操作,从10厘米、9厘米、7厘米、5厘米、4厘米这5根小棒中选其中的3根,动手围一围,并记录下来。一节课的新知识,教师基本上没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在动手操作中明白“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留学生动手操作之空白,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空间有多大,思维就有多广阔。

三、留评价后之空白,给学生信心和勇气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也要适当留出空白,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反思,以便学生通过自我修正和完善,回答得更加精彩。当然评价也要求讲方法:文过饰非,只说好不说差,不行;一棒子打死,一锤子定音也不科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对某些成绩差的学生那些不理想回答,可以说:“你的回答谈出了一定的看法,如果再完善一下会更好。”或者说:“你的回答对其他同学很有启发,不错!”切记一定要本着尊重的原则,因为尊重能够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回答很有见解时,也一定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锲而不舍。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慧眼,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评价有多美,信心就有多足。

四、留知识中之空白,给学生自我构建和完善的智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因此,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去发现。

在学习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后,书上有这么一句归纳性的话: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学生对于这种方法似乎已经掌握,觉得没有问题了。其实,至此学生的理解并未全面深刻。此时,我引导学生:这个“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通常”?不用行不行?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终于明白:分数化百分数,除了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外,有时还可以先把分母化成100,1000……再化成百分数。这样的“留白”,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对疑问展开思考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智慧。知识有多大,智慧就有多美。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更是学生发展自我的操作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请赶快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给他们留出时间和空间吧,学生的学习就会像在小河里捉鱼虾一样有趣,学生的生活就会像在美丽的月光下倾听优美的歌曲那样悠然、惬意,课堂必将更加精彩。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