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与辛亥革命

2012-04-29 00:00:00韦磊
百年潮 2012年9期

李四光为国人所熟知,主要因为他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並被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誉为我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其实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投身革命阵营,特别是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曾以实际行动积极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在辛亥革命后,他重新走上科学救国之路。

19世纪、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政府的腐败,使中国落到备受宰割、屈辱的境地。这在童年的李四光的心中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1904年7月,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官费到日本留学。到达日本后,李四光进入弘文书院学习。其间,李四光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1904年12月,李四光结识了当时在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的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经宋教仁介绍又认识了在东京京西大学学习工艺化学的马君武。此时,他接受了更多的民主革命思想,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並毅然将盘在头上的长辫子剪掉,表明自己站在革命的一边。1905年初,李四光学习任务虽很重,但他仍经常出入留学生会馆,赴集会,听演讲,决定追随孙中山先生。他还积极投身革命政党的组建活动。7月30日,他参加了在东京赤坂区松町三番黑龙会会所召开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会后由孙中山主盟,宣誓加入同盟会。其中,李四光的自书誓词为:联盟人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李四光,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天运乙巳年七月三十日中国同盟会会员李四光。李四光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者。8月20日,在日本东京赤坂区松町内田良平先生的宅邸,李四光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同盟会总成立后,清政府密托日本政府对革命党人“随时踪迹,窥其举动”,同时加强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控制。11月2日,日本文部省发布第十九号命令《收容清国人留学之公私学校章程》,共50条。这是日清勾结对中国留学生革命活动的迫害、镇压的信号和标志。李四光曾参加东京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反对日本政府文部省颁发的第十九号命令的斗争,为应付事变,留日学生成立了中国公学,李四光还准备同其他留日同学一起回国。经过斗争,日本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答应了中国留学生提出的条件,並承认中国留日学生会馆的合法权利。

1910年,李四光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业,随后回国。但李四光仍继续参与革命斗争。

1911年5月,李四光以同盟会会员身份与当时在工业学堂的学生、共进会在该校(即湖北中等工业学堂)的代表陈磊等联系,共同为共进会与文学社的联合往返奔走,对促进共进会与文学社的联合作出了贡献。后李四光又联络日知会等团体策划8月19日的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同盟会总部从东京移到南京,改秘密为公开。湖北同盟会和共进会、文学社合並,重新建立支部,李四光为书记(秘书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北京,李四光非常兴奋,与正好从黑龙江到北京的湖北留日同学高仲和一起离开北京,经天津、上海,返回武昌。到武昌后不久,即被湖北军政府委任为理财部参议。10月底至11月初,北洋军阀袁世凯令其部下冯国璋猛攻汉口,企图扑灭革命烈火。10月28日,黄兴、宋教仁来到武昌,黄指挥抵抗袁世凯北洋军阀的猛烈进攻,退保汉阳。李四光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工人运输军火,支援前线。

武昌起义后,湖南、陕西、江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在此期间,李四光曾为组建南京临时政府的出谋划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李四光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在湖北担任发展实业部门的行政职务,领导实业建设。

1912年2月7日,湖北军政府设立实业部。经过公选投票,李四光以得票最多而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该部“掌管全省农工商矿及一切实业行政事宜”。其内部设正副部长、参事、秘书、庶务各室,另设三科:农林科、工商科、矿务科。2月16日,实业部在武昌三道街旧盐通署开始办公。3月5日,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指示,将实业部改为实业司,湖北实业部改为实业司,李四光担任司长。后因实业行政事务綦繁,于是实业司改三科为五科:农科、林科、工科、商科、矿科。其中,农科分设五课:农事课、水产课、畜牧课、蚕桑课、茶务课;林科分设三课:林政课、生产课、经营课;工科设三课:劝工课、惠工课、考工课;商科设四课:商政课、营业课、登录课、度量衡课;矿科设置两课:矿务课、矿计课。当时,因战争湖北的实业破坏严重,特别是汉口被清军焚掠,损失尤为惨重,摆在李四光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他努力实现孙中山提出的“务使首义之区,变为模范之市”的期望。经他接管、恢复、新建,在实业部各科下面先后设立了十余处附属机关。其中农科主要有:农事试验场、茶叶讲习所、蚕业讲习所、女子蚕业讲习所;林科:全省模范林事试验场;工科:全省模范大工厂、制革厂、红砖第一厂、湖北造砖厂;商科:两湖劝业场、商品陈列馆;矿科:炭山湾煤矿官厂、陈家湾煤矿官厂、韩家山铜矿厂、硝磺总厂、兴大矿物局等。李四光还根据孙中山指示,派员清查、测量和登记被焚各家房屋地基的面积,然后同绅商就汉口商务、设立建筑公司、保护营业权、水陆联运等方面的问题,统盘筹划,以恢复汉口商业市场。此后,湖北省实业果出现一些生机。在此期间,他经常往返于南京与武汉之间,工作十分努力。

袁世凯上台后,黎元洪在湖北开始打击和排挤革命党人。1912年7月,李四光以“鄂中财政奇绌,办事棘手”为由,多次向黎元洪提请辞职。黎元洪表面上“温语慰留”,实则电告袁世凯予以批准。8月8日,袁世凯下令:湖北实业司长李四光呈请辞职,“准免,本官”。

辞去实业司长后,李四光远赴英伦求学。

(摘自《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第2期,有改动和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