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班主任班级管理探讨

2012-04-29 00:00:00钟显添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11期

【摘

要】高考前一两个月是高中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最关键、最紧张的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也显得与前面大不一样。管理得当,班级能以良好的面貌迎接高考;引导不当,整个班级可能产生浮躁、气馁、悲观等情绪,影响高考的正常发挥。文章就高考即将来临的前夕,班主任该如何做好班级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考;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11-0045-02

高考情系千家万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高考升学率也往往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每年到四五月份时,为高考做准备便成了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如何才能实现平安高考,这是所有家庭、所有学子的愿望,也是学校的愿望。而要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高考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考试风貌与成绩。因此,班主任考前对班级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稳定班级重在心理引导

俗话说“稳定压倒一切。”在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班级稳定很有必要。只有稳定,学生才能聚精会神于努力提高高考的每一分。然而,在这样一个紧张时期,班主任千万不能为了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而在班上每天大讲特讲纪律观念,这样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更不可在备考的最后阶段采取高压政策来求稳定。高压只能适得其反。其实在这一时期绝大部分学生都已进入了紧张的备战之中,只有少数学生可能认为高考无望而开始扰乱课堂教学常规。针对这少部分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文提到的“个别谈心”。当然还可以提醒他们:快毕业了,要善始善终并给母校留下美好印象:自己努力了,即使没有考上,今生也无怨无悔。这样的管理办法,恐怕比高压政策强一万倍。

一般来说,高考前有两件大事会让学生产生不稳定情绪,这两件事是每个高三班主任都必须重视的。一是高三毕业相照完之后,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认识到自己快要毕业了,在校时间也不长了,因此开始在同学之间热衷于写毕业留言。如果班主任不注意引导提醒,不要几天,许多学生就会忙于写留言,这样势必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冲淡高考的气氛。班主任可以在照相之前给学生提个醒,告诉学生不要忙于写留言,先把高考考好了再说,学校高考后会安排一个时间给大家集中写。这样一说,学生就吃了一颗定心丸,写留言的念头打消了。便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二是高三“一模”考试后,特别是考试成绩出来后,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开始产生悲观情绪。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模”成绩基本上给自己定型了,高考也就这个样了。面对这样的同学,如果引导不当,班级不可能稳定。为此,班主任必须纠正这种观点,强调“一模”考试后,学习成绩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严禁高压制止学生写留言或对“一模”成绩悲观的学生狠批一顿,这样起不到稳定班级的效果。

二、减轻压力重在神经放松

班级稳定,学生便会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中去。由于学生长时期高度紧张,压力得不到缓解与释放,容易产生精神崩溃。因此,在高考前。班主任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有必要给学生排压降压。

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是在课前播放轻音乐,教唱励志歌曲,如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唱《相信自己》等歌曲,不但使脑神经得到放松,还能发泄一天的疲惫。当然,也可以每天下午放学后组织学生“下午跑”,在跑步的过程中,学生一天的疲劳、压抑,都得到释放,与此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应考的体质,可谓一举两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跑步的过程中还可以配上几句口号,效果会更好,如“高三(11),永争第一”、“坚毅执着,永不言弃”,等等。

当然,班主任给学生排压、降压的办法有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排压、降压是给学生心理压力方面有限度的缓解,而不是完全的放松。因此,在降压的同时,在教室布置上还可营造出对高考的重视、关注,如标语、学生高考的奋斗目标等。

三、关心学生重在服务学生

一般说来,不论学校还是家长,高考前对学生的关心是比较多的,常常问这问那,作为班主任就更是如此。如果将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与服务相比,笔者认为服务显得更加重要。这也是高三班主任区别于高一、高二班主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做好了服务工作,学生心里才有底气,才会有信心。

服务的内容有很多。难于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至少有一点,班主任可根据高考的整个过程,预见好每个“小”的环节,把每个环节、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考虑周到,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像考前如何克服紧张感,属于考前心理调适服务:考前的饮食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到哪里吃等都要有安排,属于饮食服务。比如高考前的端午节,按照地方的风俗要吃棕子,吃了棕子高考才能“高中”,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一定要说服学生,千万不可多吃棕子,一旦弄坏肠胃影响高考,反而“高中”不了。除此之外,道路的安全、文具的准备、交通工具的维修等都得纳入服务范围。一般来说,每年高考正值夏季雨量充沛时期,下大雨、暴雨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班主任要制定一个应急预案,服务学生不耽误高考。

四、考前谈话重在鼓舞士气

班主任在高考前至少要找每个学生谈话一次,最好是两次或三次。第一次在“一模”考试后,第二次可在“二模”考试后。通过面对面交谈,让学生明白:我的高考是受老师关注的,老师很在乎我的前途。因此,面谈更有助于学生备战高考。

班主任在高考前把谈话面铺得这么广,目的就在于给学生以取胜的信心和鼓劲。因此,班主任在谈话前要有心理准备,谈话内容要有针对性,要能切中要害,要谈到学生的心里,切忌语言上的负面暗示。负面暗示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丧失继续克服困难与其作斗争的勇气。

在找学生谈话前,先将全班学生按学习状况分为不同层级。一般来说,班上会存在这样一些层级的学生:一是平时很努力,考试成绩也很好的学生:二是平时不太努力,但成绩却不错的学生:三是平时很努力,但成绩总上不去的学生:四是平时不努力,学习成绩也很差的学生。明确了这一点,班主任谈话工作才会更有的放矢。如找平时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了的学生谈话时,可以告诉他。成绩虽然没有明显的进步但比较稳定,证明他还是在进步,只是进步小了点,只要持之以恒,完成量的积累,定有质的飞跃。学生听后会感激老师对他的鼓励,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中学

(责任编辑 尹杰)